第92章(4 / 8)
拉过来,“这身段,这脸蛋,买回去养两年,绝对是物超所值的,郎君府上想必是有蓄养歌伎的罢?届时这女子必定能帮郎君在客人面前挣来脸面啊!”
这两边二人还在讨价还价,阿平的神情却是越发着急,她已经看出这个年轻人肯定是不会要自己的了,不由越发绝望。
刘桢见她如此,便指着阿平,出声打断那二人:“这个奴婢我先买下了罢。”
又让身后的侍从输出三百五十个钱给奴贩。
奴贩很高兴地接过钱,阿平本来就是滞销货,谁能料到今日行情不错。
“慢着!”年轻人很不高兴,“我又没说我不买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开口的是陈素,他温和道:“我们见你无意买她,便先买下了,左右你原本也是看中好看的那个,有没有多加一个人,对价格影响也不大。”
但他的解释并没有换来对方的谅解,反而被对方视为怯弱。
年轻人上下打量了他们两眼,嗤笑:“你们是外地来的商贾罢?这长沙城中,还未有不识得我之人,也还未有我看中却被别人抢走的人。”
他会这样误解也不奇怪。
如今没有实行盐铁酒官营,这三项暴富行业养出了不少富得流油的豪富人家,加上朝廷刚刚铸了一批新币,却还远未到占据市场的地步,民间还不乏沿用秦时半两钱,像张敖这样的诸侯王,私下与商人合作铸币攫利的也不出奇,是以国家虽穷,商贾却最富。
这年头男女关防不严,女子出行不算稀奇,公卿世族出身的女子也许会以纱帽覆面,以免染了风尘,不过也有人愿意就这么抛头露面,而从刘桢与陈素二人的打扮来看,分明就像是豪富人家出来的子女——对方的观察也不可谓不仔细了。
但他不认识刘桢,刘桢却认识他,当下便笑了笑:“赵国相之子,在这长沙地头,自然无人敢得罪。”
赵辅有点意外,随即释然:“既然认得我,看在你们父辈的份上,我就不和你们计较了,刚才这两个人我都要了。”
他扭头转向奴贩:“两万钱我都买了,如何?”
奴贩听说对方竟是湘王国相之子,不由大吃一惊,但一听他一砍价就砍了两千钱,不由肉痛不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正不知如何作答,又听得刘桢道:“我几时说我不要了?”
她指着阿平对奴贩道:“你收了我的钱,我把人带走了,货银两讫,互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