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2)(19 / 23)
上回来。至于刺杀皇上的逆贼,更是应该一个不留。”
“不知太皇太后瞩意哪位皇子?”就在众人沉默之际,诚郡王突然站出来恭敬问道。
康郡王怒视着他,可此时心中却只是冷笑,这帮人是摆明了想要逼迫他们就范。难不成他们以为只要立个太子就能万事大吉了?真是想的美。
太皇太后道:“中宫无子,既然无嫡子立应立长子,况且大皇子如今已有八岁,倒是比其他皇子来的都要聪慧。所以哀家觉得立大皇子为太子才是正道。”
若是按着正统的思想,太皇太后这话倒也合情合理。如果皇上真的驾崩了,那么此时大皇子倒确实是储君的最力人选。可如今皇上生死不知,不该这般草率地做出决定。
“我觉得太皇太后此话有理,”最先表态的还是恪亲王。
而随后诚郡王、内阁大臣文友权以及礼部尚书等若干王公大臣,也纷纷表达出赞同的意思。至于皇上一派的死忠却是一个都未表态,就连反对的声音都没说出来。
反正立太子也不是这一时半会就能决定,此时恪亲王等人来势汹汹,他们倒不如虚与委蛇,待出宫之后再商量对策。
不过他们想的倒是不错,但有道是夜长梦多,所以恪亲王等人今晚便已经打算速战速决。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臣便恳请太皇太后懿旨,着礼部与明日颁布立太子诏书,即刻便启程前往青州,以接请皇上灵驾回宫。”
“不行,立太子乃是国之本,岂可这般草率,”此时说话的乃是内阁大臣薛功良,他与文友权皆是内阁大臣,但此次并未随皇上一同前往江南,而是留在了京城。
他本就是皇上提拔的,素来对皇上也是忠心耿耿的,只是没想到这次居然会了这等事情。不过他乃是皇上安插在京城的一双眼睛,与皇上之间自然有暗处的联系。虽然已有素日未得到圣上的消息,可薛功良不相信圣上会与青州驾崩。
他原本也想使用一个拖字决的,可太皇太后一伙明显是想速战速决,所以此时就算当场撕破脸皮他也会在所不惜的。而在场同薛功良一般想法的人并非没有,此时大殿内隐隐流动着紧张气氛,让每个人都心惊胆战。
宫廷争斗本就是你死我活之事,特别是现在这般剑拔弩张地时候,本就早已经分派鲜明的队伍,此时更是透着党派之别。
恪亲王冷冷看向薛功良又问了一句:“薛大人的意思是不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