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 / 8)
,会让国家彻底重视起这一块。”
崔荷有些担心:“可咱们这么点钱,郑家可是做大事的人。”
“积少成多么?妈妈你看现在的政策,其实对城里人是非常优待的。咱们家从农村搬到城里,也应该感觉到了明显的不同。那些靠地吃饭的穷人,不仅不能得到国家的补贴,还要把辛苦一年的收成交公粮。
而北京城里多数人,只需要交很少一点的个人所得税,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没达到起征点。其实过去的几十年,就是把全国各地生产出的财富运到城市里,筑桥修路建楼。投入到农村的钱很少,这实在是一种不公平。”
说到这林建军感触很深:“孩子妈,还记得咱们刚结婚那几年么?”
“恩,遇到老天爷不赏脸,收入差的年份,还得去借钱交公粮。”
若梅鼻子有些酸:“虽然国家会渐渐改变这种状况,但这种改变还是很慢。如果通过基金会的事,让上面注意到这一点,兴许能够早点重视起农村这一块。
就像爸爸厂里的大柱哥一样,他们这些人不是不努力,欠缺的正是这么个上进的机会。”
罕见的,林建军皱起了眉头。
“妞妞,你这法子很好,只是太过理想了。国家的政策是先支持城市建设,现在的北京离着国际一流大都市还有差距,这个当口国家怕是不会拿出钱,去支援农村那边。”
若梅有些灰败,爸爸说得对,的确是她理想化了。
见到女儿失落,崔荷有些不忍:“咱们倒是可以多做一些。但是妞妞你得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
是啊,她明白,只是她还是想试一试。因为上辈子,她人生中最快乐的那段岁月是在农村度过的。虽然大学时父亲的生意早已有了起色,但她还是没有来的受到某些人挤兑。
虽然多数同学都很友善,素质很高。但还有几个,或因为嫉妒或觉得自身城市户口高人一等,就如刘柳一般当着面喊她“乡巴佬”、“土鳖”等等。
“我知道多数人是善良的,但我想给村里的孩子更多的机会。”
这才是若梅的初衷,那种五毒俱全之人,她绝对不会管。但是那些肯上进的,的确是值得人用心去帮助。
林建军搂过女儿,低声保证道:“慢慢来,总有一天会好的。”
长叹一口气,若梅甩甩脑袋:“是啊,总有一天会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