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8)
唐大太太亲自送过来,唐玉琦附在给唐大太太的家书里,捎给明玫的书信。
唐玉琦在信中,对让两个儿子做明玫契仔之事热烈赞成,说他们就该对她感恩戴德,侍亲行孝,老来奉养。
还列举了许多他所收集到的,关于味道发甜发腻的江湖药物的症状与危害,有些还附了简单说明和解药。
然后还说,想请明玫好好劝阻唐大太太,让她不要再操心他的亲事。他戍边在外,无心成亲,唯愿两个儿子替他尽孝堂。
字里行间,没有特意的问候,但通篇都是关切和信任跃然纸上。
契仔的事,霍辰烨第一个就不同意,所以连提都不用再向两家的长辈提起。所以此事就不用说了。
只是那药物之事,这样的事儿也告知唐玉琦,是有些过了。
明玫看了信,就嗔道:“舅妈真是的,怎么把我们聊的私话都讲给表哥听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哥关心我我是知道的,只是这般叫他担心,却是不好。舅妈以后快别说起我了。”
她成亲了呀,为□为人母,私下如何且不说,大面儿上,不该做的事儿还得避讳些。
唐大太太笑道:“正是因为自家兄妹,所以才会没什么顾忌,言语中可能不觉就提到了。”其实她也有些奇怪,真不是她去信提的,印象中连往西南派人送东西啥的,都没提到过明玫呀。
只不过她总不好说是自己儿子向别人打听的吧?还是她这当娘的认了吧。
然后就说起唐玉琦的亲事。
这次有意与唐家结亲的,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妹妹,毛阁老的二孙女儿。这事儿,是皇后娘娘亲自示意的,皇后娘娘不但主动,还很积极。
宣了唐大太太进宫谨见,话里话外的提。
唐家当然心动。皇后的妹妹阁老的孙女儿,皇上的一担挑啊。进,可以和皇家攀亲,还是正经亲戚。退,又可以和皇室毫无关系,毕竟是外姓人。比娶个公主啥的强太多了。
唐大太太就写信询问唐玉琦的意思。这些年,唐玉琦一直没回过京,连灭了斐家之后,圣上按功行赏,他也没有回来谢恩。
唐大太太知道儿子心里有结,如今在婚事上,她倒十分顺着儿子的意思。那种把儿子摁绑起来成亲的事儿,她如今不肯再干了,估记人家天高皇帝远的呆着,又身居官位,手下掌兵,估记她也干不了了。
唐玉琦又是一个不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