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出孝三房逼婚(2 / 8)
事也明白绮年的意思,无奈地低头不说话了。
周家老爷周显生,年幼的时候父亲就亡故了,全凭自己刻苦攻读,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点进了翰林院。只是他身子孱弱,入仕不过六年,就因母亡丁忧回乡,接着缠绵病榻十年,终究还是抛下妻子和独女去了。
翰林院是个清苦之地,周显生直到返乡也不曾置下什么家业,如今在成都这两处庄子,一处织坊,一处绸缎铺子,皆是吴氏的陪嫁,只有这处宅子是周显生自己置下的。现下老杨监着两处庄子已经有些吃力,杨嬷嬷在内宅支持,小杨管着绸缎铺子,却再找不到个靠得住的人去管织坊了。
绮年想到此处,忍不住苦笑。
周显生多病,本也不通钱财杂务;吴氏与丈夫恩爱,终日里忧心于丈夫的病,连自己亲生女儿都会因照顾不周从假山上摔下来身亡。若不是自己阴差阳错地穿越了过来,吴氏赶过来怕只能看见女儿的尸首了。丈夫死后,她更是终日哀伤,难道还指望她会用心经营店铺么?
当初吴氏从京城远嫁过来,银子带得不少,却只带了四个丫鬟,两房家人。因周显生家中本无可用之人,是以这铺子织坊,皆是在成都本地雇用管事伙计,却想不到经营数年,这些人把持了生意,便渐渐生了私心。开始只是钻些漏洞占点便宜,后头见东主并无觉察,亦无人能主事,便愈发大胆没了顾忌。
小杨管事两年多前开始接手,不知费了多少力气,才算将绸缎铺子接到手中。庄上则幸好是老杨一直在打理,虽然田地出息并不算大,却一直平平稳稳。只是那织坊不小,里头经营的门道又多,却被两个本地管事把得死死的。虽然绮年借着查帐狠狠敲打了一次,却也是治标不治本的事。
“杨管事,彭家最近可还提过要买织坊的事?”彭家在本地算是大户,开始只开绸缎铺子和绣坊,前些年自己也办织坊了。周家织坊虽不十分大,地脚却占得好,又是经营了十几年的老织坊,彭家已经提过两次想要收买,只是织坊里那几个管事哪里肯放手,一口便拒绝了。
小杨管事心里也明白。从前还好,自打周老爷过世,孤儿寡母的更撑不起家业。姑娘再能干,也只是个未出阁的闺女,何况才只十三岁,怎能出头露面的管事?织坊转手,已然是大势所趋了。
绮年端起桌上的茶,轻轻抿了一口,缓缓道:“趁着今年织坊情况还看得过眼,转给彭家,彭家多少还知周家一个情。若真闹到经营惨淡支撑不下去了,连价都卖不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