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聚与散世事难料(6 / 8)
年叹道:“多谢你替我想得周到,这事,我当真要回去与母亲商量一下。唉,我只怕她那身子——说了实情,怕她动气,若是不说,又怕她不听……”
韩冷二女也约略知道些吴氏的绵软性子,只有摇头而已。冷玉如将话岔开道:“再过些日子是你生辰,我只怕万一不能来贺,没什么好东西,打了个新络子,这颜色也还配你戴的那块玉,休嫌轻薄。你也晓得,我只有这些东西。”冷家素不宽裕,冷玉如平日里读书写字,又喜用好墨好纸,月例银子几乎都花在那上头,衣饰也要精打细算,更何况送人的东西。
那络子桃红颜色,打得十分精细的梅花连扣,绮年自衣领里掏出自己戴的那块羊脂玉珮,将旧络子换了下来,笑道:“你这络子打得实在精细,正好戴了过新年。”这梅花连扣打起来不易,颜色选得也好,礼虽轻,却是用了心的。
韩嫣自也是知道的,拿在手里跟着啧啧称赞了几句,又笑道:“只送绮年却不送我,显见得我是不如她招人喜欢了。”
冷玉如方微微露出点笑容,点了点韩嫣的额头:“你家难道没有打络子的人?拿出这小家子气来给谁看!”这才叫丫头又取出一条大红色的五蝠捧心络子,并一个石青色笔袋,“韩大哥明年该去试秋闱了罢?想来伯母也必要你给韩大哥做些许东西的,若不嫌弃,拿这个顶了罢。”想了一想,又补了一句,“究竟也不如你家的东西好,若看不上,赏人便是。”
绮年不由得跟韩嫣对看了一眼。按说闺阁女儿家,是不能替外男做什么针线的。冷家与韩家不过是同僚,纵然姑娘们是手帕交,也没有道理给闺中密友的兄弟做针线的。是以冷玉如才说是替韩嫣做的。
绮年不由得就转头望着窗外,不去看那笔袋。其实方才一闪眼,她已经看清那上头绣的天香桂子图,针脚细密,设色精致,小小的笔袋上竟绣了三十几朵色泽不一的桂花,很是费了一番工夫的。她也一向看出冷玉如对韩兆有些心思,只是冷玉如也是十分谨慎,从来不露在面儿上;又兼两人年纪相差七八岁之多,绮年也没放在心上。万没料到冷玉如竟会送了这个,想来是觉得这一进京怕是难以再见,所以要送一件东西做个念想,也顾不得什么规矩了。
韩嫣只呆了一呆,就笑起来,把笔袋拿在手中:“还是你体恤我。那年乡试我不曾给大哥做些针线,就被娘骂了半日,说亲哥哥出门都不知道动手。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我也好交差。”喜孜孜收起来,像是真的因为推卸了一项差事而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