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横生波折(3 / 4)
好。
明萱抬头瞥见墙壁上悬挂的簪花仕女图,那是前朝画圣唐伯安的真迹,唐伯安擅长点睛,所作的人物有个妙处,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画,总能与画中人双目相对,眼神交融。
她脑中忽得起了一个念头,倘若将这点睛的妙法用在绣品上,只要有三五成水准,便也称得上是绣品界的一个创举了,深宅妇人于针黹上头最是讲究,假若她真的能绣出这效果来,必能给来赴祖母寿宴的夫人们一个好印象。
这点睛技法甚难,但顾明萱却是会的。
她前世的祖父是有名的书画大家,父亲虽于书画上并无什么成就,但却是品鉴书画的行家,她从小耳濡目染,不仅字写得好,人物花鸟山水也都有涉略,点睛技法也曾狠狠地学过几日。只是后来上大学读了经济,毕业之后进了投行,成日忙得像不停歇的陀螺,再没有闲暇去琢磨这些,时日久了,俱都荒废了。
顾明萱想了想,便埋下头开始尝试起来。
过了两日,便是腊月十五,朱老夫人称精神不济,不曾召集家宴。
明萱也不想这时候和侯夫人过多接触,免得被惦念上。
她连日已经将点睛的技法练得娴熟,两幅抹额一个绣了彩蝠鸣春,一个绣了锦鸟贺寿,分别在彩蝠和锦鸟的眼珠上重重点睛,然后将南珠仔仔细细地逢在边线上。绣成之后,满室华彩,富贵逼人,又因技法新颖,看起来格外别致。
朱老夫人见了很是喜欢,立刻遣严嬷嬷送去了东平王府。
腊月十七日,陇西平昌伯府李家的马车先到,来的是平昌伯三子少祈和次女琳玥,这对兄妹都是平昌侯夫人嫡出,来过盛京好几回,去年大姑奶奶省亲,也曾跟着到永宁侯府住过些日子。
马车卯末进的盛京外城,永宁侯府立刻便得了信,明萱辰初便守在朱老夫人身边陪着她一块等,一直快到巳时门上才进来禀告说李少祈兄妹进了府门。老夫人料到外孙会被前头几个舅父留住,便忙打发严嬷嬷去接外孙女琳玥。
不一会儿李琳玥进了正堂,朱老夫人高兴地将她搂在胸口前直呼“心肝”。
又哭又笑了一阵,才让琳玥跟屋子里的舅母姐妹互相见礼。
朱老夫人抚着琳玥肉嘟嘟的小手,眼眶有些微红,“你母亲信上说,初十之前想必就能到的,这一连晚了七日,外祖母心里别提有多急了,又害怕大雪封山阻了你们兄妹的路途,又担心是不是走岔了路遇着了歹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