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母女交心(4 / 5)
明年参加武举么,身边都没个共同学习的参考对象,这肖四郎想来是家里开过小灶的吧?
只是此刻初来乍到不好开这口,他准备等多住几日混熟了再说。
“三哥已经说过崔大哥回过来,客房已经备好了,”肖明一面引路一面说道,“先随我去堂屋稍坐片刻吧,半个时辰后摆饭。”
论理应该请亲家哥哥去书房小坐,可此刻房中却放了些不便给外人看的军事书册,肖明只得请了崔文康到正堂。
坐下闲聊两句后,崔文康的眼神不由瞟向了桌案上随意摆着的一册《尚书》、一册《六韬》。四郎挠挠头,解释道:“这是某闲暇时随便翻翻的,可命人去书房取别的来。”
“不消麻
烦,不过小坐片刻哪需要去专程取书?”崔文康赶紧摆手,又好奇道,“我只是有些惊讶,考武举也需要看《尚书》?”
“诶,武举?不,我不考武举准备考进士,”肖明摇摇头,又随意翻开书页指着《尚书》中的《汤誓》一文笑道,“不过,此书中的内容对武将来说也是有用的,例如这商汤伐夏桀的檄文,慷慨激昂极能引起听众共鸣,家中兄长没事就学着撰写誓师词对着墙壁嚎两声,此次伐戎或许用得上。”
“……是,么?”听罢此话,崔文康顿时无语,肖明居然是去考进士!而他所说的家中兄长特指肖阳吧?简直不敢相信一脸严肃的肖旭也能干出这种事情。
“呵呵,说笑罢了,”自觉说错了话的四郎干笑两声,马上推了《六韬》放到肖阳跟前岔开话题,“听嫂嫂说崔大哥准备去考武举?这会儿看看兵书正合适。”
“也好,也好。”崔文康笑着接过书册随意翻看,之后才发现自己是捡着便宜了,这册《六韬龙韬》是肖家给小辈准备的注释版,书中空白处由蝇头小楷写着不少心得。
书中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方法,崔文康粗扫一遍,却看得懵懵懂懂,其中不少内容对一个刚刚接触兵书不曾领兵的人来说并不能作启蒙之用。
试问,一个连武官都不是的人,如何去琢磨论将、立威、励军?
想到这里,崔文康有些狐疑的看了肖明一眼,这种内容小少年同样使不上,他看了又有何用?
埋头再一看书,恰恰好翻到《选将》篇,选将“八征”即通过言、辞、间谍、显问、财、色、难、酒等考察人的辞、变、诚、德、廉、贞、勇、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