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 4)
恰好,况一月里五钱银子,两个月便是一两,有了银钱先寻个临街的房子吝下,日后或开个针线铺子,或扎花,裁衣裳都成,有老陈氏在前头看顾店面,也不用自己抛头露面去街上兜售,便是赚不得大钱,温饱衣食想来不难。
心下拿了主意,忙道:“若能如此,我婆媳二人谢师太大恩了。”
第二日,慈恩便带着宛娘去了刺史严府,这刺史府跟莲福寺只隔着一条街巷,从莲福寺后面出去,穿过一条小胡同便是严府侧门,早有人迎在门首,引着两人进了府里。
宛娘略打量四周,果收拾的齐整,比起青州府梅鹤鸣的庄子,还更显精致柔美,穿廊过庑进了二门粉壁到了里头院里,只见回廊四合,院中植了两株垂丝海棠,柔蔓迎风,垂英凫凫,风姿怜人,廊下立着一溜丫头婆子,衣裳体面,颇有规矩。
传话进去,不大会儿出来个脸皮白净的管事婆子,笑道:“我们夫人说了,师太是稀客,即来了哪还用通报,进来便是了。”目光不着痕迹的在宛娘身上打量一圈。
慈恩师太诵了声阿弥陀佛,跟着管事婆子走了进去,早有丫头挑起外间帘子,见过礼,慈恩师太道:“这是秋娘。”宛娘微微敛衽一福:“秋娘给夫人请安。”这严刺史的夫人安氏,娘家也是京城勋贵,故此颇有些见识,见慈恩引见的这个妇人甚为年轻,瞧年纪不过十□上下,身上衣裳虽破旧,倒也干净,这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她这做派举止,竟不想个贫家妇人,一行一动都颇有章法,且生的模样周正,虽称不得姿色过人,却也细皮嫩肉眉眼清明,且瞧着有几分面善,便已和了心思,问道:“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没有?怎的到了扬州来?”
宛娘便把秋娘的身世说了一遍,安氏点头叹道:“倒是个守贞孝顺的女子。”目光落在她脚上,只见裙下一双小脚生的真巧,脚上的鞋虽是粗布,却瞧得出阵脚细密,便暗暗点头:“如此,你明儿过了晌午就来吧!我那丫头惯常歇午觉,你也不用太早,未时过来便可,你只管在她房里教她做一个时辰针线,旁的事不用你理会,若有事让安嬷嬷来回,若用什么?也知会安嬷嬷便是了。”
安氏夫人交代完,侧首询道:“嬷嬷去瞧瞧姑娘可下学了,若下了学让,她过来这里……”话音刚落就听外头道:“姑娘来了。”
安氏夫人笑道:“可真是不禁念叨,这说着说着就到了。”帘子打起进来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生的极好,穿着海棠红的衫儿,月白绫子裙儿,裙角一圈织金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