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兼祧(2 / 4)
说完这话,虞秋荻不理会虞秋芳径自走了。
绕过假山就是偏院,院落大门上挂着大红绸,门上也贴着喜字,小小一处院落,上头是三间正房,连着耳房抱厦。当年修建此处院落,是给过世二老爷的某个姨娘住的,只是那姨娘没福气的,住进去没一年就去了,这处房舍就空了下来。
后来二房主子们一个接一个去世,唯一活下来的就是虞秋荻,虞老太太心疼儿子之余也想到儿子唯一活下来的女儿。便把她从二房接了出去,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又因伤心儿子早逝,这些年来直接把二房房舍封了起来,要不是虞大爷虞秋元娶妻,只怕还不会解封。
虞家子嗣单薄,四世单传到虞老太爷那里,虞老太太非常争气的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但不幸并没有就此结束。虞二老爷十六岁娶妻,十八岁生女,二十岁就一命呜呼,没一年虞二太太也跟着去了,只剩下虞秋荻一个嫡女,二房连个儿子的影都没见着。
虞老太太伤心之余也得为小儿子考虑,原本想的是,要是大房儿子多,那就过继一个给二房。谁都想到十来年过去了,虞家再次陷入历史局面,仍然是单传,虞家大房只有虞秋元一个嫡子。虞家前头单传了四世,五服里头根本就没啥亲友,找不出人过继,最后虞老太太跟虞大爷拍板,让虞秋元兼祧两房。
所谓兼祧也就给虞秋元娶两个媳妇,大的算大房的儿媳妇,小的算二房的媳妇,两个媳妇以妯娌相称。所生子嗣也各归各房,大房媳妇所生子女继承大房财产,二房媳妇所生子女继承二房财产,最后各立各的牌位,各入各的祖坟。
理想很美好,事实上还是N女一男,一夫多妻,并且N女身份在法律上是一样的。所生子女都叫男人叫爹,子女都有拥有一样的继承权。前朝就有强人在书中说过,大意就是,在妻妾成群的家庭里,十户人家里头也许有一两户是和谐的,但兼祧的家庭里从来没有一户是和谐太平的。
估计也是因为官司打的太多,大珠法律上允许兼祧存在,官府并不支持这种行为,对于兼祧的审查也就格外严格。只要有合适的子嗣,官府更倾向于过继。问题是虞家根本就没有合适过继的子嗣,出了五服都不算亲了,皇帝诛九族时不算在内,几乎没有过继续五服外的同姓为嗣子的。
想让二房不绝后只有兼祧一途,两房的媳妇如何选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本来虞大太太的意思,是让虞秋元娶自己妹妹田家家的两个女儿,嫡女当大媳妇,庶女当二媳妇。虞老太太也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