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婆来了(3 / 4)
活总是抢着干,生怕累着爹娘。那真是嘴一张,手一双!村里哪个不夸,上门提亲的人都要排队哩。可刘富贵硬是不松口,说是舍不得,要多留几年。也是,要是这女娃一出嫁,他家就要倒一半。他那个儿子叫他媳妇给惯坏了,赶不上他姐姐一半能耐,不是个能撑门户的。你说这一个娘胎出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哩?”
杨氏听了分外动心,可是想想自家的境况也不好,不知别人嫌弃不嫌弃。于是,便又问道:“那他家可有啥要求没有?比如家境方面,彩礼方面。”
汪氏答道:“那刘富贵虽然老实巴交的,但也是真心的疼闺女,倒也没想拿闺女去换钱。说只要男娃好,让他闺女相看上了就行。”其实汪氏今天本就是为这事来的,想将这个好闺女说给自家外孙,因此,便在言语里提点自家女儿。
杨氏听了果然很高兴,暗下决心要托媒人上门去说合。她很有信心,要说比人材,谁比得上自己儿子?可是她看了低头的菊花一眼,心下不忍,对她娘使了个眼色。
汪氏忙住了口,暗怪自己不小心,说这些娶亲长相啥的应该避着外孙女才对——这不是往她心上戳刀子嘛!
菊花却无知无觉,听的津津有味,再看自家哥哥,耳朵根都红了,忍不住低头抿嘴笑。也不知这刘富贵的闺女是否真的像外婆说的那样好。
青木则偷偷地扫一眼菊花,暗自在心里下定决心:甭管是谁家的闺女,只要她嫌弃妹妹,那就是再能干再俊俏,自己也不要。
汪氏为了怕菊花心里不痛快,将话题转到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身上。她对杨氏说道:“你大哥准备送来福去学木匠,拜老王庄的王金华为师傅,过几日就要磕头送拜师礼。他自己也想和来喜到下塘集上开个杂货铺子,主要卖些竹篾编制的用具,和一些土窑烧制的东西,像那稻箩、竹筐、簸箕、筛子、筲箕啥的,凡是竹篾编的都卖,都联系好了篾匠供货哩。”
杨氏忙道:“那开张的时候可要好好地热闹热闹。可定了日子?”
汪氏叹气道:“哪能那么快!要找铺面,找好了铺子还要备货,总要一段时间忙活。银钱也有些紧,本来说好跟你二哥借银子的,可是你二嫂不知咋的又死活不同意,说是要送来财去学堂念书,所以那钱不能动!”
杨氏咕哝道:“她就是不想借!到学堂去念书也不是一次把钱交清,还不是上一年学,交一年的束脩!”随即又惭愧地说道:“我家日子这样寒酸,要不然也能帮大哥一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