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变法实质(2 / 4)
的没事去鼓捣变法,历来主张变法的大臣能有几个落的善终?主张变法的君主谁又不是声名狼藉?再说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难道不是盘剥百姓以保证朝廷的岁入稳定? 贞武扫了众人一眼,便接着侃侃而道:“商鞅变法是弱民愚民,他明确提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变法不仅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亦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将百姓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之上。 汉武帝改革则是明目张胆的对百姓进行掠夺,或许称之为抢劫更为妥当,卖官鬻爵、算缗与告缗、盐铁官营、统制货币等措施,可谓是不论贫富,不论农商,全方位的一场掠夺,手段之疯狂为历代变革之冠,堪称是开一代之先河。 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改革,是朝廷设计的一套从豪强地主手里抢夺百姓、抢夺赋税的变法方案,这是一个很温和的改革,利国利民利豪强地主,朝廷得以成功与豪强地主和平分享百姓的地租。 唐德宗宰相杨炎的‘两税法’,是公然为增加朝廷收入而进行的一场变法,不仅将苛捐杂税全部并入了两税法,变成了正规的赋税名目,而且废除了实物纳赋,首创以钱缴纳赋税的制度,导致钱贵物贱,物价暴跌,朝廷却因此钱粮满仓。 王安石变法亦不过是明里打着方田均税的幌子,暗里为国敛财,方田均税法不仅拖拖拉拉,时断时续,而且无疾而终,倒是能为国库敛财的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等被执行得异常坚决和彻底。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同样是打着税负公平的幌子为国敛财,赋、役合并将一应苛捐杂税全部合并,丝毫没有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相反,这些苛捐杂税的名目,很快又在“一条鞭法”之外,再度出现,实是变相增加赋税。” 说到这里,贞武停了下来,端起茶盅呷了口茶水,在座众人皆是满头雾水,这主子是什么意思?听他的语气是要推行惠民强民的变法?这四条新政里面,也仅只有废除耗羡这一条对百姓有益,难不成还有其他新政?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之时,贞武放下茶盅,又接着开口说道:“大清推行新政与历朝历代变法的目的不同,不是以增加朝廷收入为目的,也不以愚民弱民损民为富国手段,大清既要富国,亦要强民。这是大清推行新政与历代变法在本质上的区别。 这一点,必须要区分清楚,大清并非是因财政困难而推行新政,而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为了缓和百姓与官绅矛盾,为了减轻百姓负担而推行新政,是以,要坚决彻底的丈量清理田地,以收税负公平之效,对于徇私舞弊之地方官吏,不必等旨,以十恶不赦之罪就地处决,家属发往美洲为奴。 其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