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生财有道的太监(2 / 4)
监见他出来,立刻就跪了一地,贞武抬头望了望天色,见并不象下雨的样子,便不吭声的一路闲适的漫步而行。 包福全一见这情形,知道这主子定然是闷了,想散散心,忙起身吩咐小太监准备便舆在后面跟随着,他则溜小跑着跟了上去。 贞武一路漫无目的的信步而行,发行银元这事引不起什么波澜,他并不担心,他只是有点想不明白康熙在位五十余年,何以不发行银元?且不说康熙,自前明实行‘一条鞭法’以来,就已经将白银定为法定货币,这一百多年来,为何在欧洲银币流入中国之后,都无人提议铸造银元? 是怕民间仿造?这可能性不大,若是民间要仿造,何以西班牙银元流入大清这么些年,却没人仿造?要知道西班牙银元已经远远高于它本身的价值,如此尚无人仿造,可见民间的仿造能力确实有限,大清银元也无须担心,不过,还是必须尽快的引进机器制造,如此,数十年内皆可无被仿造之忧。 想到机器,贞武不由暗叹了一声,大清实在缺乏西学人才,他对蒸汽机、内燃机之类的机械亦仅仅只知一个大概的原理,这机器终归是要从英国引入,大清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住现在的强大的优势,人才才是关键。 大清要想在数十年内出现人才鼎盛的局面,不仅要大力推广西学,加大西学的启蒙教育,还要大力引进欧洲的杰出人才,并且输送大批的留学生去欧洲学习,但如此一来,随着大开眼界的士子数量的增多,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亦将更为剧烈,民智大开,对朝廷而言,非是幸事。 管他呢,这种局面,总比大清被欧洲沙俄蹂躏强的多,况且,大清的这些个皇族宗亲的退路现在很多,澳洲、美洲、非洲都可以去,瞎操什么心?如今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将大清强盛起来再说。 不过,有一点的注意,随着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暴增是肯定的,同时人口的流动性亦会大大增加,乡绅、宗族的约束力将会大大减低,但现有的风俗礼仪却不能崩溃,不能出现那种一切向钱看,道德沦丧,信任缺失的局面,若是数十年内出现这种局面,大清必然是岌岌可危,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这种局面?贞武不由微皱了皱眉头。 大清以礼治国,实际上就是以儒家思想治国,儒家重礼轻法,重义轻利,提倡社会地位等序有别,讲究上下尊卑,科举取士,追求仕进,倡导近人世,远鬼神,重视现世,关注当下的这些个思想都不利于大清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经济发展之后的社会,一旦大清物质极度丰富起来,而百姓又无任何信仰,那也无异于一场灾难。 可以说,大清现在根本就无法应对突然的暴富,而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