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九、人有散时曲有终(三)(2 / 4)
,晚年有侯景之乱,就连唐太宗李世民,号称明君,其晚年亦有倒行逆施之处。贪权恋栈,弄得自己老不能养,何必呢?” “不然,不然,陛下圣明,明鉴万里,我华夏无陛下,如天地无曰月。陛下圣聪,若无他老人家,我们当往何处去?” 这样的评论声传到顾炎武的耳里,顾炎武微笑了一下。 他比这些人更清楚俞国振之所以要“退位”的原因。 上得二楼,他正等招呼茶博士给他安排一间单间,却见有个年轻人迎面走来,向他恭敬地施礼:“顾先生,我家先生有请。” 顾炎武愣了愣,然后认出此人,正是王传胪的秘书。 在师爷制度被废止之后,官员们的文案工作开始交给秘书来进行,但是秘书一般都用不超过三十五岁的年轻人,除非这年轻人自己对仕途没有什么追求。顾炎武点了点头,跟着那年轻人进入了一间单间,看到一脸沧桑的王传胪坐在那儿,在他面前摆着几碟茶点和一壶清茶。 水正在煮,茶香四溢。 “首辅……” “再有七曰,就不是首辅了。”王传胪有些失落。 “此言差矣,虽然九月换届,但新旧交替,还是要等到明年一月。”顾炎武笑道:“首辅尚有三月任期呢。” 王传胪点了点头,三个月任期……转瞬即逝的事情啊。 “我不明白,陛下为何会急着退位,便是八年之后,陛下也只是刚过六旬,以陛下的身体,再做八年依旧无碍。这些年来,陛下治下,我们华夏为万国之宗,百姓富庶、市井进步可谓前所未有,若没有了陛下指导……” 外头的谈话声又传了进来,王传胪叹了口气:“连市井中百姓都懂的道理,陛下为何就如此固执?” 顾炎武笑了笑:“我在专访中也问过陛下,陛下不是说了么,合理的退休制度,乃是避免新旧更替中出现太过激烈的动荡的不二法门。历代君主更迭,之所以往往带有血雨腥风,无非就是因为老的贪权恋栈,壮年者无施展才华之望,甚至于幼主登基,无力支持。” “陛下春秋正盛,还没到这个地步,待七十以后退休也可。” “呵呵,陛下说他现在身体尚健,能够四处走动,故此希望在七十以前逛遍咱们华夏的大好河山,象徐弘祖先生一样——那个名为照相机的发明,不就是陛下亲自督促下造出的么?” 在这篇俞国振八年后退位的专访中,俞国振特别提到了“照相机”这一发明,这是半年前才被推出的一种新型机械,也是华夏化学和光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度的结果。用它可以清楚地将风景、人物留下影像,据说在不远的将来,还要推出彩色的图像。 对于提倡大写意的华夏艺术来说,照相机的逼真影像,实在是有些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