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砖砚(2 / 3)
时期,经民国,至现代,从未间断, 大多为文人学者所刻,有的为了实用,有的为了赏玩,但只要是清朝以前流传下来的,均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古砖上的文字与其他铜器铭文、石刻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学者辑录古砖异品者颇多。 尤其是晚清,金石考据之风盛行,许多文人、考据学家另辟蹊径,对残断剥蚀的砖瓦文字情有独钟,重金搜购,极力讲求, “秦砖汉瓦”遂著称于世。 吴迪看了一下大概的拍卖价格,有上百万的,也有几千块钱的,大多数清制砖砚在十万以下。他松了口气,看来,哪天要去琉璃厂、潘家园转转。不过,只能去知名老店买,或者去拍卖会拍,否则送个赝品可就死定了。至于送什么价位的,明天落实一下棚户区的预算再说。 坐回床上,吴迪才想起,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显示出来的?能显示,就代表条件满足,可在网吧里,下班前他都看过,明明没有的啊?难道,这天书还真是个小妞,会害羞?吴迪嘴角挂上了一丝恶趣味的笑容,随即打了个寒战,双掌合十默念: “天书老大大人大量,帝王胸怀能跑马,宰相肚里能行船,原谅小的胡思乱想,小的理解您是要增加保密系数,只在隐秘的地点显示,大人大量……” 折腾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吴迪拿起电话,给中午遇到的自来熟杜启芳打了过去。这小子果然没睡,听声音多半正在外边花天酒地。 “喂,你好,小杜啊,我是吴工。哪个吴工?我靠,你不是连我都忘了吧,本来还想分你两套设备的,这下算了,我找双核公司去。” 吴迪作势要挂电话,听筒里传来杜启芳焦急的声音: “吴工,吴大爷,您是丽婷公寓的吴总?不不,我不是乱猜,你看我这记姓,喝了点小酒就不知道天南地北了,改天一定登门谢罪。” 吴迪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 “好了,不逗你玩了,大黑山棚户区,今天中午,想起来没?” “我噻!大哥,人吓人吓死人的好不好!我的小心脏可经不起这折腾。吴哥,你不地道,这会儿还忽悠我,你自己就是双核公司的,净逗我玩。” “哎,说正事,棚户区是不是真没戏了,听说预算六百多万呢!” “哈哈哈,我心情忽然好了,很好,敢情你也有被别人忽悠的时候啊。” “怎么了?” “六百多万是指整个系统,还包括管路、施工呢,要是分到设备上,估计能有个两百来万就不错了。怎么,还有兴趣?” “有什么办法?被领导发配到这个项目,就算不做,情况总要摸清楚啊,否则不是要死的很难看?” “吴哥,政斧类项目没有敢玩的太过分的,本身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