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4)(9 / 20)
海军要求设计全新的航母,那么在22年就不可能拥有七艘航母,也许得推迟到24年,而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级航母实际上就是在“皇帝”级上增加排水量,采用小隔舱设计,提高航母生存能力的型号。因为排水量增加非常有限,因此航母并没有得到装甲强化,这成为了该级航母最大的诟病。
“长江”级航母的设计工作在18年年底基本上完成,可并没有立即开工建造。当时帝国海军内部就发展航母还是战列舰,以及航母在海战中的具体应用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保守派认为,战列舰仍然是海战的主力,航母需要发展,但是航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战列舰提供防空掩护(一种可笑的观点,而且是极端错误的观点),让战列舰能够顶着敌人的弹雨杀到敌人的海港里去,用巨炮解决战斗!持这一观点的海军将领(特别是高级将领)不在少数,因此廖汉翔在18年年底提出开始建造“长江”级航母的方案被无情的搁置了。
19年底,日本开始动工建造“翔鹤”级航母的消息刺激了帝国海军。廖汉翔再次提出建造四艘“长江”级航母。20年初,廖汉翔的提议获得批准,海军拨款建造“长江”级航母,可建造的数量不是四艘,而是两艘!
头两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也是时断时续。当时,四艘“尊严”级战列舰已经全部完工,海军正在着手新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无法保证航母的顺利建造。因此,一直拖到战争爆发,两艘航母都没有能够按时服役。直到聂人凤元帅担任了帝国海军司令之后,航母的建造工作才全面提速,而后两艘(“珠江”,“淮河”)航母的建造工作也才在此时开始。而首舰“长江”号于21年年底完工,随即服役。
性能数据。排水量:标准排水量(同样为二分之一燃料)210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尺寸:舰长245米,宽34米,吃水7.4米;飞行甲板长240米,宽32米。动力系统:四台蒸汽轮机,八座高压锅炉,输出功率125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巡航航速18节,最大续航力12000海里。武备(初期状态):12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12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18门20毫米高射炮。舰载机:108架(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各36架)。
从总体上讲,“长江”级的改进是成功的,在有限增加了排水量的情况下,航母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首次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也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