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论功行赏(2 / 5)
海军走过战后的艰难时期。
想到这,谈仁皓心里也基本上有数了。说白了,现在校长还是要他继续巩固在海军中的地位,而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大力扶持嫡系人员形成一个以谈仁皓为核心的海军核心圈子,从而确定谈仁皓在他这一代年轻将领中的绝对领袖地位。
真正能够让谈仁皓信赖,而且在战后能够成为谈仁皓副手的人实际上就那么几个,舰队里就是郝东觉,常荐新,郑冠华,朱荣哲,而黄晓天与严宇龙都有自己的派系,就算也是支持谈仁皓的,但是却算不上是谈仁皓真正的嫡系人员。而在后方司令部的也就是以雷少卿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将领。航空兵里面则是由廖汉翔,罗晋明等为代表的与谈仁皓关系密切的人员。如果战后陆战队还是海军的一个兵种的话,那么韩绍锋,袁野等人也是谈仁皓的支持者。将这些人算上,实际上谈仁皓已经团结了海军中几乎所有的年轻高级将领,形成了一个以谈仁皓为核心的将领圈子,而这就是未来海军的高层领袖。
有了这条思路,那么该让谁获得晋升,该让谁获得奖赏,那就很明确了。可是谈仁皓并不笨,既然校长把这么重要的人事大权交给了他,不但是要让他培养自己的圈子,还是要考验谈仁皓的胸怀,看看谈仁皓有没有能力维护海军的团结。也就是说,不可能把好处都给自己人,既然这个蛋糕够大,那就得照顾一下竞争对手,只是,这只是照顾而已。
海军中,谈仁皓只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姜仲民。从很大的程度上来看,黄晓天算不上是谈仁皓的竞争对手,而是属于谈仁皓与姜仲民之间的一股缓冲力量,起到的是平衡作用,而且在还是谈仁皓的主要支持者。因此,怎么照顾姜仲民派系的将领也是个问题,毕竟不可能将这些人都踢出海军,也不可能完全压制,必须要让姜仲民这一派的将领与军官有点盼头,然后逐渐牢笼,以维持海军的团结。
越想,谈仁皓就觉得越复杂,晋升与嘉奖名单就越难以确定下来,可他又不得不单独完成这项工作,甚至不能去找别的人商量。到最后,谈仁皓又考虑到了一个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就是,他有没有可能,或者说能不能在战后就接替聂人凤,成为海军司令。
首先是战后帝国海军的发展肯定会比较艰难,那么聂人凤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如果要谈仁皓来说的话,他更相信校长会留下来。在首相大刀阔斧的改造帝国的军事体制的时候,为了维护海军的利益,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势的海军司令。而且,聂人凤正是海军的一个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