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秘密调令(2 / 5)
的利益分配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结果,在29年12月中旬,德占区就首先成立了俄罗斯民主共和国,随即薛希岳在12月21日批准了《和平宪法》,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而这也成为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国庆日。数日后,波斯帝国占领区成立了俄罗斯南部联邦共和国。在29年底,三个同打着“俄罗斯”旗帜的国家都成立了,从此俄罗斯被分裂成了三个独立国家!
相对于缓慢的政治进程,恢复俄罗斯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就要快得多了。从谈仁皓到达莫斯科的那天开始,唐帝国就已经在着手准备建立以帝国西北地区为核心的工业圈,很多项目已经被批准,并且正在陆续启动。如果从基础工程的施工量来看的话,这绝对是帝国自一战之后,规模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
据现在披露的一些消息,早在28年初,薛希岳就批准了在西北地区建立一个大型工业基地的方案,这甚至要比施鼐兴提出以西北为核心,连带推进附近地区经济与工业发展的方案还要早几个月。
西北一直是帝国最偏远的地区,特别是在大战前,当帝国重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之后,西北地区成为了帝国最落后的地区。当时已经是帝国首相的薛希岳没有急着启动西北建设计划,就主要是西北地区面向夙敌俄罗斯,很有可能成为战争前线,因此在西北地区搞工业建设的风险很大。
战争期间,向大陆战场运送作战物资一直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铁路线根本就无法满足数百万陆军的物资需求,不得不迫使帝国开辟从南洋到黑海的海运线路。当时就有人提出,如果能够在西北地区建立工业区的话,那么很多物资都不需要从帝国本土核心地区运送,直接可以在靠近前线的地方生产,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只是,在战争时期,帝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建立一个庞大的工业区,而且建立工业区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在战时也是不现实的。
现在,俄罗斯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且随着战争结束,帝国急需一个可以带动帝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建立西北工业区就是起到了这个火车头的作用。此时薛希岳提出建立西北工业区,其本意就是要以此带动帝国的经济发展,解决帝国国内工业产能过剩,劳动力过剩的严峻问题。
正因为有了薛希岳的首肯,施鼐兴提出的俄罗斯工业振兴计划也开始顺利实施。到29年年底,在施鼐兴提出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中,已经有大概两成的项目得到了落实,更多的项目正在启动之中。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