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幸与不幸(3 / 5)
军事意义。那么,在摧毁什么城市的问题上本身就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是炸掉费城这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还是炸掉只有二十万人口的哈里斯堡,对美国总统坚持到底的战斗决心所起到的打击作用是一样的。
罗云冲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的,或者私下的场合承认自己放过了费城,可是综合这些因素来看,也许当初罗云冲真的不想炸掉费城,只是希望用原子弹来摧毁美国总统最后那一点点抵抗意志与决心,让美国尽早投降吧!
在放过了费城之后,下一个目标是宾夕法尼亚州的州府哈里斯堡。当时罗云冲将哈里斯堡划为了人口有20万的中型城市。因为这是一座行政城市,没有什么工业,周围也没有驻扎多少军队,同时又靠近阿巴拉契亚山脉,在之前的战略轰炸中,哈里斯堡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袭击,只是被舰载航空兵轰炸过几次,损失还不算太大,城市基本上保存完好。这也正是哈里斯堡被列为二号轰炸目标的根本原因。
当时哈里斯堡的实际人口是189457人,这是美国政府的登记人口数量。因为美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是很大,而且之前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市民都没有集中在这里,哈里斯堡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疏散,所以在8月15日这天,在市区内的居民数量应该与美国政府的登记人口数量相差不大。
两架侦察机是在两点十五分的时候到达了哈里斯堡上空,飞行员只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就发出了电报,哈里斯堡上空万里无云,天气情况优良,非常适合轰炸!
电报立即被收到,罗云冲没有丝毫迟疑,两点二十分,轰炸哈里斯堡的行动代号发了出去,正在向北飞行的“天使”号收到了情报之后,吴林糠迅速的调整了轰炸机的飞行线路。三套轰炸方案他早就背在脑子里了,现在采用的是第二套方案,航线的调整并不是很大,在到达了新泽西州东面海域上空之后才会转向。
罗云冲没有急着将侦察机撤回来,而是让那两架侦察机继续在哈里斯堡附近待命,监视气象的变化,如果有异常,随时发回报告。
最后两架气象侦察机在两点半左右到达了波茨菲尔德上空。这两架侦察机的机长并不知道哈里斯堡那边的情况,也不知道罗云冲已经下令轰炸哈里斯堡,所以也发回了天气良好的报告,波茨菲尔德的天气情况也适合进行轰炸。
现在,情况已经基本上确定,哈里斯堡与波茨菲尔德的天气都良好,适合进行轰炸,而按照轰炸安排,哈里斯堡排在了前面,因此只要能在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