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橙子(3 / 5)
度是肯定比不上核爆炸的速度的,因此包裹在核材料四周的炸药分成了成百上千块,这么多的炸药块要同时起爆,而且误差时间在纳秒之内,这是“内爆式”最大的技术难题之一,这甚至对连接着炸药块的导线长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每一块炸药的质量必须要非常精确,不然爆炸能量不等,射出去的钚239的速度就不等,到达的时间就不等。如果不能做到所有的钚239同时射中中心圆球的话,那么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就要降低很多,甚至不会发生爆炸!
为了尽善尽美,数百名爆炸方面的工程师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进行设计与实验,而且后来还花了半的时间进行改进。而这是“盘古计划”中除了核物理之外,对技术要求含量最高的一块了。
当“橙子”制造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提议,应该进行一次实验,可问题是,当时帝国还没有建成“快中子反应堆”,得到了钚239本来就不多,能够制造两枚原子弹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再实验一枚,那就少了一半,谁也舍不得进行实验。通过数次理论计算,模拟爆炸后,工程师都敢拿性命担保,他们造出来的原子弹肯定能爆,没有实验的必要,也正是在这些工程师的保证下,“橙子”只比“雪茄”晚了5天到达松江港,随即就被装上了“渭河”号巡洋舰,送往前线了。
“渭河”号巡洋舰这一路航行并不顺利,先是出了几处小故障,问题还不大,舰长也没有在意,在到了马绍尔群岛东部海域的时候,一台蒸汽轮机突然停机,而且检查后确定只能进港维修。这下,舰长有点为难了,在出发的时候,命令是中途不进任何港口,直接前往圣地亚哥。在与随行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短暂的商量之后,舰长决定继续前进,用三台主机,以24节的速度航行,这样只会晚四天到达,问题应该不大。也就是说,“渭河”号原本应该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哈里斯堡挨炸的当天就到达圣地亚哥的,结果却在八月十九日才到达,而且在到达了牙买加海峡的时候,已经被后出发的“汉江”号给追上了。
随同“渭河”号送来的还有一份绝密命令,罗云冲在接到消息后就去了港口,这份命令是从首相府发出的,而且是直接交给罗云冲的。当罗云冲看完了命令内容时,他就立即命令第1152中队做好新的轰炸准备工作,首相的命令很明确,在美国总统宣布投降之前,还要再投下一枚原子弹!
唐帝国到底准备在大战期间投几枚原子弹,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异议,因为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橙子”的存在,一直认为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