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抉择上(3 / 4)
了我一份详细的战况分析报告。在不宣而战跟充足的准备之下,中国人在半个月内收复初大连跟旅顺外的全部辽东半岛的可能性高达80%,在三到四个月内将朝鲜半岛的战事推到平壤城下,令日本陆军伤亡二十万的可能性接近70%。”
“至于台湾,我们并不看好中国人在台湾的登陆,他们没有一只强大的海军保证登陆舰队的安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则可以利用自己的海上优势,源源不断的将本土跟南洋的陆军运送往台湾岛!”
“中校先生告诉我,中国人可能在过去的几年里,生产了接近一千架的飞机,我觉得他会有这种不切合实际的猜想,大概是因为中国的政府机构跟情报组织对于军事数据的封锁。但中校先生的一句话与我不谋而合,我们都认为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远东的天空,这个自革命以来一切以德国为师的国家,在掌握了远东天空的同时,也组建起了一只由两三百万可战接受过一年以上军事训练的士兵组成的庞大陆军。”
“中校跟他的同僚认为,陆地上除非日本人能在半年内保住朝鲜半岛,并在东北或者南方沿海开辟第二第三第四战场,将至少六十万以上的日军输送往中国大陆,利用士兵的训练优势迫使中国在数条战线上与它同时交战,否则,掌握了天空又拥有运输优势的中国收复辽东半岛只是时间问题。至于朝鲜的战争,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中国人的一种手段,他们真正的目标很可能是台湾岛。”
“即将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欠缺一种积累跟时间。综合国力上,比起日本中国人的总体实力明显略逊色。倘若中国全力一战,也许拥有在朝鲜半岛击败日本人的能力,但自己的损失也绝对不会低于三五十万人,而打下了朝鲜半岛之后,就算是恢复了对这个国家的宗主国身份,也难以遮掩中国人的损失。以我对中国那位年轻总统的了解,他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买卖,所以,我认为中国之所以现在强攻朝鲜半岛,第一是为了逼迫朝鲜半岛的日军无法援助关东州,第二则是为了在随后的谈判中,迫使日本人让步交还台湾岛。”
“是的,我跟我的同僚们多次交换过意见。大家都认为,一边是从会随着中国的壮大而持续酝酿矛盾的从中国割占的台湾岛,另一边则是更加辽阔肥沃、且距离本土较近的朝鲜半岛殖民地,如果是在局势严重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会做出符合中国要求的选择。前提是,中国人需要赢得这一场战争,最低限度的也要重创日本的军事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