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歧(3 / 4)
结艰难的滚动着:“像王恕这件案子吧,牵涉进这么多官员。其实,很多官员的日子过得本就清苦,每年的冰敬和炭火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也是官场中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不徇私枉法,朝廷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若将这条路也关闭了,这朝廷也维持不下去。这件案子中不少涉案官员,其实还算清廉,为政也颇有建树。若不分青红皂白,一网打尽,未免卤莽。”
杨一清大怒,腾一声站起来:“首辅的意思是放过他们,我们科举入仕,乃是为君为国为民效力,可不是为升官发财来的。首辅此话,杨一清不敢苟同。”
杨廷和苦笑:“一网打尽……哎,应宁,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我是老了,不成了,也干不了多久。实际上,我们内阁的三个老人也都累了,是时候下来了。陛下已命翟銮以礼部左侍郎入内阁做事,未来还有提拔几个新人。我是要走的人了,这个家当还得全盘交给你啊。应宁你想过没有,河工案一下子抓了一百多官员,再深究下去,也不知道要牵连多少。如此一来,六部为之一空,朝廷还如何运转?我们老家有一句老话,一个好汉三个帮。还有句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事情,不能太认真的。”
不管是截留赋税,还是收受地方官员的孝敬,都是官场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百多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去的。如今,杨一清却要打破这个陈规,他还如何做这个首辅。杨廷和又如何能将这个胆子放心地交到他手里?
杨首辅只觉得心中一阵无力:“应宁,你把百官都得罪遍了,将来朝廷有事,谁还肯出力。我们做阁员的说到底子不过是一个裱糊匠,哪里有漏洞,就补哪里,又何必要分个黑白善恶呢?”
“谬论!”杨一清一声冷笑。
“应宁。”杨廷和还在苦苦相劝。
“这是谬论!”杨一清气得嗓子发干,也顾不得那许多,端起刚才张璁喝过的那杯茶,只喝了一口,就噗嗤一声吐了出去。怒叫道:“来人,这什么茶,都臭了,换一杯过来!”
“是。”一个小吏慌忙端了一杯茶送过来。
杨廷和一挥手,道:“我和杨相有话要说,任何人都不许进来。”
等那个小吏出去,杨一清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首辅,人心不足蛇吞象。圣人虽然说过,人之处,性本善。可这俗世中的人,又有哪一个没有私心,若放任不管,杨一清不认为那些贪墨的官员会良心发现。太祖时曾用严刑峻法惩处贪官,效果就不错。《醒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