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潜艇猎杀(2 / 3)
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要求所提供的产品,即使不能在所有参数上达到核潜艇的水平,也必须在一系列性能上相当接近,这样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最关键的则是要提高潜艇的水下续航时间,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建造、使用和掌握厌氧能源装置,只有它才能够保障常规潜艇较长时间的水下航行。
研制工作是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研究和试验的,电化学发动机(又称为燃料电池发动机)厌氧能源装置和封闭循环柴油机能源装置。经过十几年的反复研究试验,两个研制方向都取得了成果,生产出了辅助性电化学发动机和封闭循环柴油机。而分别装配了这两种发动机的214、215型潜艇在七零年才先后建造完毕,海试只进行了不到一年,还没有结束,便参加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如果要评判这两种潜艇的优劣,显然不那么简单。从实际上尚未结束的海试结果来看,燃料电池装置应该是可靠的、事实上无噪声的、纯生态的能源装置,而闭循环柴油机却能保障较高的水下航速和无级变速性能。要想优中选优,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海试方能最后确定。
在这场印巴战争中,南洋联邦弃强大的海军于不用,一方面是迷惑印度,使其滋生轻敌情绪;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战争扩大化,毕竟南洋联邦是想以战促和平,自身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安定宽松的国际环境的。
联军指挥部制定好作战计划后,南洋联邦的两艘潜艇便从棉兰基地出发,穿过巴六甲海峡末端,进入太平洋,白天在海下潜航,晚上偶尔露出海面加速航行,于十二月四日到达了指定海域——印度西海岸第乌港西南大约八十公里的海域,并与巴基斯坦海军派遣的潜艇“汉果”号会合,开始执行作战行动。
首先,巴基斯坦潜艇“汉果”号前进至第乌港西南大约六十公里的海域,不时向卡拉奇发送密电,吸引印军注意,并在印度侦察机面前不经意地露出潜望镜。
第乌港是印度海军西部舰队攻击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集结地。“汉果”号的“秘密”行动果然引起了印度海军的注意,停驻在第乌港的西部舰队认为,巴军潜艇钻到印军家门口潜伏活动,事态很严重,容易造成印军战舰的损失。
于是,印度海军西部舰队紧急命令孟买港第14护卫舰中队“库卡里”、“库塔”号和“基尔潘”号三艘反潜护卫舰十二月六日出航,在巴军潜艇最后一次出没海域进行搜索,同时,出动“海王”反潜直升机出航搜索作战。
看似气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