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7 / 7)
内心凄凉悲怆啊,哀痛伤感而凄恻。循着阶梯下楼啊,闷气郁结,填塞胸臆。到半夜难以入睡啊,惆怅难耐,辗转反侧。
※※※
乐府始于秦,绝于汉。
乐府建置始于秦代,与“太乐”并立,分属内廷掌管。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公元前7年,汉哀帝裁撤乐府官,下诏:“罢乐府官。郊祭乐及古兵法武乐,在经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对这一史实,有“罢(停办)”、“省(精简机构)”两种解释。《汉书·礼乐志》明确记述:当时的乐府员工,经过裁减,余下约一半,并入了太乐机构。
音乐文学的史料中以乐府借称乐府诗词,已成通例。最早出现这种用法的是梁刘勰的《文心雕龙·乐府第七》。至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用乐府二字来概括入乐的诗歌。再晚,某些文人将套用歌词体式的不入乐的诗、词、曲亦皆名之为“乐府”,则是名词的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