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八节(5 / 5)
崛起之路。
※※※
“子民啊,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刘和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嘶哑着声音说道,“等朝廷稳定了,我也要离开朝堂了,这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事了。”
李弘笑笑,“你是朝中最老的宗室大臣了,这件事也只有你出面才能斡旋成功。”
“到了行台,你告诉陛下,赦免所有人的死罪,所有人,然后他就可以下旨征调北疆铁骑南下了。”
“陛下必须到十六岁才能真正主政,在这之前,国事由辅弼大臣共理。丞相李玮、大司马徐荣、太尉张燕和骠骑大将军赵云是大汉四大辅弼大臣。在天子主政之前,四位辅弼大臣不可更改。”
“大将军呢?”刘和吃惊地问道,“你不再出任辅弼大臣?”
李弘摇摇头,“此次危机,丞相大人和朝中大臣都有责任,因此朝廷的吏治要整肃,该流放的流放,该禁锢的禁锢,该留用的还是要留用。公卿位置空缺,就让军中统帅和州郡刺史回朝任职,玉石、颜良、阎柔、华雄、皇甫郦、张白骑等人都可以回朝。州郡位置空缺,就让军中的将军、中郎将、校尉去担任。军中这些威望高的将领入朝了,有利于陛下在军中提拔新人,建立自己的威信。”
刘和迟疑良久,试探着问道:“李玮继续出任丞相一职是否合适?”
“要么李玮出任丞相,要么我在朝辅弼,两者选择一个。”李弘很坚决地说道,“你可以做出选择。”
刘和苦笑,“丞相大人恐怕会报复……”
“我会警告他。”李弘说道,“他的人,该下去的也要下去了。他一个人在朝中势单力薄,掀不起大风大浪。”
刘和长叹。李弘用了十几年时间,利用朝堂上风云变幻的形势,一步步把北疆人全部推进了朝堂,未来的大汉朝廷是北疆的武人和士人共理朝政,而北疆武人占据了决策权,这对大汉中兴大业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