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议政王(2 / 6)
,但杨复恭生气归生气,他却依然保持着冷静,更看清了李璟的势头。
缓兵之计!这一点是缓兵之计,李晔心中惊叹佩服,都这个时候了,杨复恭不但没愤怒的失去理智,反而更加清醒了。他给李璟加官,不是认输,而是想要以此示弱,迟缓麻弊李璟,为的是准备真正的决一死战。
这一刻,李晔对于杨复恭的认识又深了一些。
果然,朝会结束之后,杨复恭马上又带着几位宰相和几员大将来见天子。这次的会议持续很长,也保密严格,殿外百步之内守卫重重,任何人都不得接近。直到半夜,殿中会议才结束。
几乎是同时,关中北面高原的定难节度使驻地,夏州。
太子太傅、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京城西面都统,权加京兆尹,钦封夏国公,特赐国姓李,定难节度使拓跋思恭召集了诸兄弟过来之后,却久久沉默不语,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坐在檀木椅上。
定难军大将李思諌、思孝、思敬等了半天,也不见他开口,都不由的有些忍不住了。
“大哥,急急叫我们过来,究竟是什么事情?”
拓拔思恭沉吟许久,才指了指身侧的桌案,“拿去看!”
桌上的那封信兄弟几个早看到了,可大哥没主动说,他们却不敢随便拿来看的。拓跋思恭能做到如今的位置,靠的并非全是运气,而是一次次的抓住机遇。他们家族是党项人的首领,在懿宗时,党项人在关中作乱,结果被唐朝名将高骈打的落花流水,损失惨重,他的父亲就是死于那时。后来,党项人重新归顺朝廷,拓跋思恭成为了夏州的一员偏将,受是受了招安。
等懿宗驾崩之后,拓跋思恭已经成为一名十分彪悍凶猛的将领,在军中很有些威望,更是成为了党项人新的首领。之后几年,风云变化,拓跋思恭也抓住机遇,成功的赶走了刺史,成为了夏州实际上的主人,缺的只是一道朝廷的告身而已。而后不久,李克用父子代北作乱,李国昌亲自联合拔跋思恭,拓跋思恭却没有接受他的邀请,反而与当时的招讨副使李璟派来的使者达成了合作,一起对付李氏父子。这一次,他又赌对了,在这次代北之战中,他最终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但得到了朝廷给予的夏州刺史告身,还一下子授与他节旌,封他为夏银节度使,一下子开镇建衙,成为一方藩帅。
一开始他只有夏州,这一下又得了银州。不久之后,他被赐姓李。黄巢入关之后,他也积极勤王,一开始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