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算计出来的经典(2 / 4)
“这位便是玉散人先生吧,刚刚与舍妹嬉戏的太过欢乐,导致怠慢了先生,真是抱歉啦。”
虽然嘴上说着“抱歉”,但刚刚从温柔乡中醒来的荀粲,似乎一点都没有悔改的意思,脸上的神情依旧显得那般和煦温暖,不过那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却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好似他说出来的全是真理,而别人无论怎么样都得服从他的意愿似的。
吴顺本来还沉浸在对荀粲这个小说人物性格崩坏的反省之中,陡然听到他的后台终于兴起了与他闲聊的兴致,他不由全身一震,只是很客气的说道:“公子真是折煞我啦,我不过是随便瞎写了几本小说,哪里能称得上先生啊,公子才是真正的大文豪呢。”
荀粲随意笑了笑,似乎对吴顺的恭维浑不在意,他淡淡道:“大文豪?或许以后我的诗文会流传千古,还会成为一些学子们背诵学习的素材,但一定有很多学子觉得,这样的玩意真是无趣,可你写的小说,却会有更多的学子偷偷摸摸的看得津津有味,哪怕那确实上不了台面。”
荀粲的一番话让听到两人交谈的所有人都震惊了,而吴顺虽然有时候也常常觉得不服气,比如那些文学性很强的经典篇章,其实读起来一点都没有他写的东西有趣,可前者反而能流传千古,而他写的却注定得不到认可,因为人们都觉得后者只是用来娱乐的低俗物品而已,但前者却可以给人启迪与教诲。
所以有四书五经为底蕴的儒家一直传承了下来,而在诸子百家时期属于百家之一的小说家却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等到现在才又崛起了,这当然与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推陈出新不无关系,而更是有不少说书人的推广普及,再加上上层权贵的支持,便导致了小说业的繁荣。
但小说依旧只是凡俗之物罢了,没有人会觉得看小说是一种光荣的事情,因为诗文辞赋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才是真正的高雅物,按理来说,荀粲的这番话,应该由吴顺来说才恰当,毕竟吴顺是小说家,而荀粲却是文坛公认的新贵。
卫泓这时忍不住插嘴道:“奉倩,你说的话也有些狭隘,小说家之言终究是一种潮流,只有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经典,但诗文辞赋一经作出,就可以很快判定它是不是经典。”
荀粲极其坦诚的说道:“经典不经典其实并不重要,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文豪,首先要自己写的痛快,写出一种纯粹,而与此同时,也要兼顾读者的看法,以使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传达出去,但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是怎样的文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