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血火辉煌 第六十五章 阴差阳错(3 / 4)
点,已经得到了实战证明。在去年七月份,美国空军的F-22A在掩护FB-22的时候,就在深入中国腹地之后,因为使用火控雷达被中国军队的防空部队发现,随即遭到拦截,好几架F-22A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就被击落了。从此之后,美国空军就严格限制了F-22A在战场上使用火控雷达,特别是在危险空域,F-22A主要依靠预警机提供的战场信息。
毫无疑问,对于低空与超低空飞行的敌机,美军预警机的探测能力并不出色。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空军全面出动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不得不把预警机的巡逻区域往后压了上百公里。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中,中国空军的J-20多次偷袭预警机得手,所以打到这个时候,只要中国空军全面出动,美军甚至得让预警机往后压两百多公里,并且在预警机前方部署一个中队的F-22A,形成一道“鹰墙”,以此来确保预警机的安全。这样一来,美军预警机对那些在战场上空低飞的中国战斗机就更加无能为力了。
正是如此,在北京保卫战打响之后,中国空军的J-10与J-11就频繁出击,集中在低空与超低空活动,对美日联军的地面部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可以说,当时美日联军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原因很简单,美军从来就不依赖地面防空,甚至没有像样的野战防空系统,战区防空系统又主要用来对付弹道导弹,不可能靠前部署,更不具备伴随野战部队作战的能力。即便日军拥有自行高射炮等野战防空系统,但是数量有限,而且大多用于战术防空,探测能力非常有限,不具备战役防空能力。
这种改变,根源就是J-20。
如果没有这种能够挑战F-22A,甚至能够对美军预警机构成致命威胁的战斗机,美军就不会在使用预警机的时候万分谨慎,也就不可能在美军的空中防线上打开突破口,J-10等第三带战斗机自然发挥不了作用。
由此可见,给予J-20再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只不过,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仍然不足以动摇美日联军在空中战场上的霸主地位。
当天晚上的战斗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第一轮机降行动失败之后,美日联军强大的空中打击不但支援的空降部队,还挫败了增援的东北军。根据东北军的作战记录,在天亮之前,总共派出了三支增援部队,每支部队的规模都在两千人以上,而且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