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最奢侈的后勤供应(2 / 7)
同时颁布信息管制法,任何煽动与阻碍战争相关活动、建设的人,都将以叛国罪进行判罚,视情节严重程度,判处三个月至十年监禁。
并且制定战争券酬劳标准,成年男性劳动力每工作1个小时,可获得0.5元战争券,并将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至10小时,工作超过10小时部分,可获得双倍酬劳。战争券战时不与流通,战后可用于商品购买,由政府保证其购买力。
几乎是同一时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立即出台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与战争相关的、不相关的建设活动。各种与战争相关的建设工程,在全国遍地开花。
小到乡镇公路,大到机场、电站、工厂建设。
这即是对战争潜力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对中华民国民用基础设施的一次十分彻底的建设。
因为当前中华民国的人口多,战争建设用不上那么多的人。正好可以借着战争的东风,让整个国家进入最疯狂,最大规模的建设节奏当中去。
全国各工厂,能用上女工的几乎都用上女工,妇女被成批成批的动员进了工厂当中。
而工厂中的男性职工,则被调到大大小小的工地上,或是去执行一些运输、后勤保障活动当中。
从中华民国的战争举措的快速而又有条不紊的节奏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中华民国蓄谋已久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准备工作,甚至可以追溯到1916年,那时候的中华民国,便已经在为这场战争做起了准备。
建设规模最大的,自然是战争道路,以及战略机场。以及军火生产线,飞机生产线、战车生产线这类的东西。同时海军建设规模也是无比巨大的。
中华民国将海军订单分包给各个工厂,让其生产零件,然后再运到海边船坞进行组装,军舰建造速度绝对是无比快速。大量的海军退伍士兵被动员归伍,新兵也在大量征召。
陆军从之前征召的近四百万人,到第二波征兵再次征召了四百万,形成1200万陆军士兵。
汽车生产线大部分转型生产越野车,还有最新推出的装备——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是中华民国陆军装备走在世界陆军前列的又一标志,中华民国给步兵装备战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空炸电子引信技术被欧美军事掌控后,可能对步兵造成大量伤亡的应对方案。
解放亚非战争的爆发,中华民国陆军、海军、空军都开始使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