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有眼不识泰山(7 / 8)
品的京堂都要拼大考差,除了聚拢人脉,为的不就是拜师的大礼嘛。”
又解释说,按照规矩,京城的考官一来,各县都要出钱给考官养廉。院试是一县一千两,应天府一共八县,共八千两。至于乡试,则降格到三百,上县也有给五百的。
吴节奇问:“乡试怎么比院试还少?”
王屋又说:“一省起码几十个县,若都是一千两,实在太多。吴编撰,这钱只管收就是了,朝廷允许的养廉银。”
“养廉银子?”
王大人笑道:“朝廷也知道京官穷,故有此成例,怕的就是主考到地方上,私自收受考生的贿赂,丢了体面,故有此举。”
吴节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不住摇头,这个朝廷也够糊涂的,怕主考收贿赂,干脆由国家先给自己的官员行贿,真是奇闻。
不过,突然得了这一大笔合法收入,倒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吴节自然是笑纳了。
今天实在太晚,也没办法说考试的事情,王屋临走的时候说因为吴节带了家眷,不能住在贡院里。否则大呢感到考试的时候,考场一封,岂不要被关在里面。
吴节忙叫一声糟糕,却忘记了这一点。
王屋说不用担心,已经预先找了个住处,是个丝绸商人的宅子。
吴节有些欢喜,这个王大人还真够体贴的,看来,这一期同他合作必然非常顺利。
第二日,王屋就派人将吴节一家送去那丝绸商人的院子里。
这商人是个官商,给南京织造做事的,是城中有名的富豪。这座院子有些像苏州园林,大得惊人,又清雅精致。蛾子本是江南人氏,自然喜欢这里,说地方好是好,就是太大。
吴节笑道:“喜欢就好,等以后我退休了,咱们也回江南来,买一座这样的园子养老。”
蛾子更是欢喜:“要得,要得,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北京妾身有些住不惯。对了唐姐姐姐也是南方人,应该会很高兴的。”
听她提起唐宓,吴节心中突然有些抑郁。如今唐朝小姐可是有孕在身,必须尽快将她的身份问题给解决了。否则,一旦肚子大起来,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见吴节心情不好,蛾子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就将话题扯到一边。
便道说来也巧,这里距离以前的吴家老屋只有三里地,今天天气不错,老爷你不如过去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