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千村万寨处处龙门,千岩万壑层层成田(7 / 12)
说话的人是实不可能妄言的本朝相公,他十有八九是不敢相信的,“竟有此事?仆也曾居于龙门数年,对饶乐奚人的性子也知道些,他们素来对唐人抱有提防之心,如今怎肯从唐成之言?”。
“此事这五份文书中均无说明,仆亦不知”,韦安达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唐成本事大得很哪!侍郎大人可知这四部联军推出的主帅是谁?不错,就是唐成,亦是他领着饶乐四部残破之军力抗契丹人十八日强攻而军阵不破,终使国朝不伤一人不费一箭而尽得饶乐千里草原,经此一役,至少可保我朝东北边境十年安危无虞。”
言说至此,韦安达站起身来向李旦恭敬一礼后肃容道:“臣来此之前曾检点过吏部备档,始知当日升调唐成出任饶乐司马乃是出自陛下圣裁,正是陛下慧眼识珠于前,方才有唐成戮力效命建我大唐数十年未有之殊功于后,当此捷报到日,臣请为陛下贺!”。
孔珪对韦安达这种趁热打铁拍马屁之举很是不以为然,不过随着韦安达同来,至今一句话也没插上嘴的兵部尚书却是不肯放过这么好的凑趣儿机会,见状忙也站起身来跟着行礼称贺道:“唐成乃是陛下去岁御极大宝后的第一科进士,这等出身正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门生,陛下先是神目如炬将其拔擢于江湖草泽之中,进而慧眼如珠调任饶乐司马终成今日之功。臣来时路上亦曾细思此事,唐成虽有文武之才,但纵观史籍,有才而白首蹉跎者可谓史不绝书,是以唐成能有今日之功,陛下识才用才之明实是居功至伟。有如此明君在朝,我大唐极盛当指日可待,臣请为陛下贺,为大唐贺,为天下贺!”。
一直到兵部尚书这话快要说完的时候,李旦才隐隐约约想起唐成调任饶乐司马的始末,不过这时节他自然不会将此事内幕挑破,是以也就面带浅笑的受了这两记马屁,此前因孔珪而坏掉的心情也自然而然的好了起来。
可惜他这好心情没能保持多久,随后说及战事的后续,亦即唐成与张守义的赏功安排时,李旦复又头大如斗起来,张守义在报捷文书中已明确流露出请调回京之意,似他这般老臣又是刚立过功勋,朝廷断无拒绝的道理。但一旦他调任回京,那接任者……
除此之外,李旦也是在刚刚的高兴过后才猛然醒悟过来,这个被他“慧眼如珠”调到饶乐任上的唐成其实是三儿子李隆基的心腹,据说他这个“无缺”的字都是由三子帮着取下的。这个唐成不声不响的在饶乐立下国朝数十年未有之大功,东宫必定是要使尽全身力气为其请功的,不准说不过去,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