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谁人为我砺青锋 (1)(22 / 24)
老头听了也连连点头:“黄将军,他们在祖籍上已经是死人了。”
黄石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几个人还以为他不答应,又叫了起来:“小人们做牛作马,绝无二言。”
说话间又有两个人牵了一头牛和一条驴过来,背上还放着几件农具和大捆的干草,他们见了这架势都等在旁边。
赵慢熊蹭到身后,低声对黄石说:“大人,属下觉得不错。”
“那好,你们就是我黄家的人了。”黄石点点头。
四个人还是没有爬起来:“请家主赐名。”
这番变故让黄石觉得头老老大,现代教育让他对这种场景非常不适应,名字一下子想四个更是做不到。
幸好赵慢熊又给他解围了,在黄石耳朵边立刻说了四个名字:“黄大,黄二,黄三,黄四,按年龄给。”
这也行?太开玩笑了吧?黄石犹豫着对四个送上门来的家丁说了。
不料四个人却一齐欢呼,又是一通感恩:“小人们谢过家主。”
那个老头露出了残缺不全的牙齿,呵呵笑着对几个后生说:“你们真是有福气啊。”
牵着牲口过来的两个村民也连声祝贺,老者解释说村子很小,所以只有这一点能东西能孝敬朝廷王师。
黄石谢了一句,就命令拉上牲口,带着四个青年离开了——“我还是不够了解明朝,也不够了解封建社会。”
这次黄石带三百士兵来,是怕东西太多人手不够,结果辛苦了一夜,带回的东西微乎其微。不过军队在归途中气势却愈发高涨,就如同打了场大胜仗一般。
第十节
虽然边军中发配犯众多,但是辽人还是占大多数,至于东江军更多是辽东子弟,村民的无奈他们感同身受,眼下食物既然不算很缺乏,就更是一致拥护黄石的决定。
手下有几个将官虽然各有心思,但是既然黄石的决定得到了士兵的广泛支持,那他们也就从自己认可的方面来理解了。黄石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有点“王八之气”了,士兵和将领表现得越来越尊敬,手下也不太敢再质疑自己的命令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利大于弊。
或许复州并不知情,但是黄石的名字还是在附近迅速传播开,附近的村子很多都偷偷送来些粮食和物资,更有些血气方刚的辽民跑到南、北信口,向救火营巡逻队表示要投军。
这样陆陆续续黄石也收集了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