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帝心(2 / 6)
晰的咯吱咯吱声。那年轻人大步走了过来,冲着说话的书生就是一躬到地:“在下李昶麟,浙江人士,天启五年衢州府院试第六,敢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早先说话的书生连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回了一个平礼:“原来是李兄,在下王汉臣,天启三年汝南府院试第五。”
李昶麟也不多礼,在众目睽睽之下慨然说道:“王兄之言深得吾心,在下亦愿一同前往辽东,王兄可愿结伴同行?”
王汉臣闻言大喜道:“能与李兄同行,在下求之不得。”
“在下赵敬之,天启二年陕西同州院试第一。”又有一个人高声打破了沉默,赵敬之人随声到,冲着前两个人拱手笑道:“如果两位仁兄不弃,在下亦求一同前往辽东。”
不等王汉臣和李昶麟说话,纷杂的人声突然在这楼上炸了开来:
“三位仁兄,还有在下……”
“诸位仁兄,在下亦欲同行!”
……
此时,这些书生正在议论的焦点人物仍在为银子伤脑筋,今天接见完一批山东商人后,黄石不等柳清扬屁股坐稳就连忙发问道:“柳兄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柳清扬刚从日本回来没有多久,本来他回来的主要目的是和鲍博文沟通一番,以便让生产和销售能更好地配合起来的。但柳清扬回来后不久就遇到来长生岛赊货的商人,这让他产生了特别的想法,并向黄石提出了建议。
今天柳清扬陪黄石见的这批商人都是东江镇本部的债主,毛文龙奉旨做了三年买卖后,东江镇已经欠下了一百多万两的巨额债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大人,无论谁去经营东江这摊子买卖都会赔本,这不是毛帅或是他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朝廷每年给我们东江镇的钱、粮根本就不够吃。”
东江镇开镇以来,除去各种皇赏以外,每年东江镇有银、米各二十万,毛文龙为了购买物资就滥发军票,结果自然是债台高筑。
这种做法确实解了东江镇的燃眉之急,让更多东江难民吃饱了饭,但大批爱国商人却因此受到极大伤害,不少商人求告无门,甚至就此倾家荡产。其中有的人就找到长生岛来,希望东江镇左协能认本部的军票,黄石虽然心下不忍,但也不敢接手这个烫山芋。
如果黄石认了本部的军票,那就等于替本部背上了这几十万张嘴的大包袱,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