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狂澜(上)(6 / 12)
张鹤鸣一直把黄石送出数里之远,这也算是给足了黄石面子,在分手前黄石又旧话重提:“张老,末将上次说过的辽事,张老可有成算?”
自从赤水河大捷、西南乱事平息后,张鹤鸣逢人就讲熊廷弼曾骂他草包的故事,现在张鹤鸣连评价都懒得给,每次都是简单叙述这么一个事实,然后让众人自行去判断他和熊廷弼到底谁是草包。看起来张鹤鸣多年来对熊廷弼的侮辱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只是之前他根本没有办法反驳,所以就更是气结于胸,以致成了一块心病。
黄石见张鹤鸣现在有这样的表现,估计他内心里一定想亲手平息辽事,于是就曾在不经意间提起过这个话头,果然张鹤鸣对此大感兴趣,还和黄石探讨过很多次平辽策。黄石发现这老头的记性不错,虽然张鹤鸣没有明目张胆地记录黄石的话,但几次交谈以后他都快能把黄石的计划倒背如流了。
不过黄石的计划里当然不会缺少自己,这也是他一直勾引张鹤鸣去平定辽事的用意所在,只要张鹤鸣还能像这次这样毫不掣肘,黄石对收拾后金还是颇有信心的。东江镇和黄石的关系不错,他在关宁军也有几个老朋友,就是统一指挥起来也不会太有难度。
更何况自打黄石镇守福宁镇以后,他的手头更是宽裕,明年训练出四个营两万人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采用黄石的以海为路的策略,他很有把握和皇太极在辽中平原打成消耗战,而一旦打成消耗战,三年内黄石就有信心把皇太极赶回建州去,五年内就能把他们赶回通古斯去。
听到黄石又提到这个问题后,张鹤鸣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以老夫之见,平定辽事至少需要六年。”
这个时间根本不是张鹤鸣想出来的,基本就是黄石和他聊天时说过的大概时间,除了把皇太极赶出建州需要的五年外,张鹤鸣还加上了把黄石调去辽东的一年时间,他一向喜欢满打满算,各方面都是料敌从宽。
“张老明鉴,六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五年并非没有可能……”黄石生怕张鹤鸣会在竞拍中落了下风,所以就竭力鼓吹他的“五年平辽”策,黄石说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攻城问题,不过既然一年有几百万的粮饷,那后勤应该不会是大问题:“今上英明,如果张老为了平辽而需要更多的粮饷、火炮,末将想今上一定会支持张老的。”
“慎言,慎言,”张鹤鸣不以为然地呵呵笑了起来,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三百万辽饷对国家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还有粮食、盔甲、火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