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海啸(5 / 6)
密的条文,竟然在江南钱庄破产风暴开始之后一个月内就颁布出来,不是早就有所准备,又会是什么原因?而且若不是有人暗中稳定局势,看江南都乱成那般模样,京城中又怎会一点波动都没有?”
“这些年来,江南的富户都贪着私家钱庄的高息,很少将家财存进三大钱庄——现在改叫银行了。在大宋各路各行省,还有各个藩国大区,兴业、劝业和海事三大银行的业务就只有在江南诸路占得份额最少。楮币局和三大钱庄的各大股东对此早就心生不满,想动手解决江南这些与他们争利的敌人。若不是官家压着,恐怕早在十年前就动手了。”
“而今次远征天竺、大食,正好打在江南钱庄的死穴之上。官家趁着这个机会出时,绝对是一箭双雕的高明之举。六大王的气焰被压下去了,而从今以后,看还有谁敢贪着高息,去将自己的全部身家赌在那些没本钱的小钱庄上?!”
赵师弘还带着稚气的脸上,有着超过年龄的沉重,他真心实意的在为江南的百姓感到难过。“若真的是这样,那楮币局就做得太过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不敢批评自己的祖父,只能怪怨楮币局了。
“一点也不过分!江南的工坊、钱庄联系得太紧,资金链也太过脆弱。一损俱损,却不会一荣俱荣。本来就是随时会溃烂的脓包,足以威胁大宋国本。早就应该挑掉了,官家也不过借着时势发展,顺水推舟罢了。”陈建细细的向赵师弘解释着他金融方面的困惑。“不过楮币局也的确做得绝了一点。如果他们放放手,还是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让储户们规避风险的。”
赵师弘眼睛一亮,急问道:“有什么办法?!”
“那就是保险法案。大王你也知道的,自来海贸都是有个规矩,如果因为风浪需要弃货,或是舱室进水,使得货物损坏;不论损失的是谁家的货物,最后这损失是由全船货主平均承担。而我在广南推行的保险,是将海贸的风险,平摊给所有的投保人。旧时货主的平摊,只要船只葬身大海,那就要全数倾家荡产,但现在的海贸保险,却是船只沉了,也能保住一部分本钱。以便东山再起。”
陈建推销着自己的创举,他已经将宝压在赵师弘身上,皇宋楮币局的大掌事之职,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现在可以创设一个存款保险。按月付出一定金额的保险金,如果存款的银行、钱庄倒闭,可以从保险行中,就可以拿回一部分补偿。相当于所有保险人对一家的损失进行分摊。当然喽,存款银行的不同,那保险金的金额也便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