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帝王心思(10 / 13)
机进城大索财富,与辽人一向的作派迥然不同,可见……官家与辽人还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如今官家自立称帝,河西独立一方,这对辽人来说,是对他们大有助益的事情,其实官家不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还是因为往昔的交情,只要再做些让步,要得到辽国相助并不困难。叫人想不通的是,官家对借助辽国之力似乎全无诚意。
不管是我夏国目前的实力,还是眼下的窘境,辽国的帮助都是十分重要的。可官家在国书中所提的条件仅仅是在一些货物交易上予以优惠,辽国如此庞大,这些许利益好处,岂能看在它的眼中?官家就是不肯再让半步,你不觉得有些蹊跷么?”
种放也猜不透杨浩为什么对这个唯一肯给予夏国帮助,也有实力给予夏国帮助的大国竟然采取这样的态度,思来想去,他只能苦笑道:“或许,管家昔日在宋国的控制之下举步维艰,深以此为戒,故而不想再被一个强国控制过深吧。”
丁承宗慢慢摇头,他很了解以前的杨浩,能借势时,杨浩决不会犹豫,尤其是在这样因难的时刻,他如何不肯借势,一定是有更多的考虑,会得到更大的好处,可是……这明明是两边不讨好的事情,这好处……在哪儿呢?
丁承宗百思不得其解,他发现,自己真的越来越不了解自己兄弟现在的想法了。
待得众文武纷纷领旨退下,杨浩站在厅中蹙眉思索片刻,扬声唤道:“暗夜!”
一个灰衣人应声闪入,躬身领命,杨浩吩咐道:“立即通知巴蜀那边,停止对义军的粮草供应,告诉小六儿,‘祭灶节’那天,攻打成都夺粮,声势越大越好。”
那灰衣人答应一声,返身便走,杨浩喃喃自语道:“谁说皇帝不差饿兵?该饿,就得饿着。”
他负起双手踱了几步,又想:“杨继业这个计策虽然行险,却比我硬抗硬顶的想法更能减小损耗,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该冒险时还得冒险。巴蜀那边可让小六配合一下,汴梁那边,要不要……”
仔细想想,他又摇了摇头:“不行,汴梁那步伏棋,现在不能动,还不到时候,还不到时候啊……”
……
汴梁,东十字大街有一家酒肆,叫丁美人酒坊,店主就叫丁美人,是个二十多岁的美貌少妇,手下有一个小伙计。这家店店面不大,但是在东十字大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小妇人能单独开得起这样一家店面,家境也算是蛮殷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