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飞速发展(3 / 5)
领之下,一座座在旧时空看来十分简陋甚至于原始的炼钢转炉开始逐步的投产,虽然肖天健不是学冶炼出身的,但是好歹他多少也了解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许多科技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有肖天健这个超时代的作弊器存在,很多事情其实他只需要提出一个大致的思路,然后便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摸索,只要保持着对其资金的投入,让其不断进行试验,炼钢炉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而且这种摸索的过程也不能少,必须要让这方面的人员,从最基础进行摸索,然后不断的加以改进,对于原理不能单单只做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是要彻底的了解为什么,故此虽然炼钢炉很原始,但是对于今后一旦掌握了炼钢的原理之后,改进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随着一座座炼钢转炉的投产,大中朝的工业发展也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除了军工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各种机械产品也质量越来越好。
大中朝的兵器制造水平在这些前提的保证之下,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到了天元十三年的时候,大中朝第一杆燧发式前装线膛步枪终于被研制了出来。
而且肖天健在化学工业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暂时无法生产出火帽的情况下,先设计生产出了第一代的米涅步枪,使用米涅弹来取代了旧式的圆形子弹。
这种米涅枪一经被试制出来,便立即引起了军方的震动,在试枪手为军中诸将们展示了这种新式线膛步枪之后,这些军官们立即便震惊了。
他们纷纷亲自试射了这种新式的米涅步枪,立即都开始纷纷呈文,要求为军方换装这种新式燧发线膛枪。
于是在此之后,肖天健亲自将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定名为了大中十三式步枪,并且下旨开始大批量投入生产,第一批生产型米涅步枪按照肖天健的意思,最先换装到了海军之中,随后便开始从外向内,对大中军陆师进行逐步的换装。
考虑到这种新式步枪的杀伤距离和精度问题,肖天健下旨一方面封锁这种新式步枪的生产工艺扩散,一方面严令民间不得仿制线膛枪,以免这东西掌握在一些不法之徒手中,成为他们对抗中国和大中朝官府的利器。
民间只许生产使用老式的滑膛燧发枪,作为狩猎和民兵装备,只有军方才可以换装这种新式的线膛步枪。
另外随着钢铁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中朝的火炮生产也更加厉害了许多,一门门新式的钢炮开始被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