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扫货(大家继续元旦快乐)(2 / 5)
        
            
            在狼群的镇定离开,立马转进银行去ATM机再度查询了一遍。
    可怜可怜孩子吧,从小到大没碰过这么大的钱。
    银行卡进机器。
    720055.06。
    就是这数!
    他赶紧给张晓猛打去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一个清朗标准的普通话响起:“阿姨,怎么记起给兄弟打电话了?”
    “是阿忆,四声不是二声。”王忆对自己的绰号耿耿于怀。
    张晓猛说道:“是,阿姨,四声,然后你找我干嘛?肯定没好事对不对?借钱?兄弟没钱;借人?可以但得管饭……”
    “别扯淡,忆哥现在照顾你生意。”王忆紧张起来,“你现在还办证吗?”
    “结婚证?”
    “大学毕业证!那个、首都工业学院!”
    “首都工业学院的毕业证?你疯了?现在学信网四通八达,街头上拉一条狗只要会上网都能查出一个人的学历信息,然后你要办假毕业证?”
    “我办这个证不是要求职使用,”王忆撒了个谎,“我是跟人打了个赌,说我家里有长辈八十年代念得首都工业学院——你没注意我说的是首都工业学院而不是首都理工大学吗?”
    首都工业学院在1988年更名为首都理工大学了,这个王忆在网上查过了。
    而他之所以要冒充首都工业学院毕业生主要是出于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首都工业学院在首都一系列大学中不是很冒尖,不会很引人注目。
    如果他傻逼一样整个首都大学或者水木大学,那到时候估计县高官都要见见他。
    另外翁洲市内是有这种顶级大学毕业生的,到时候他们喊着他去参加校友聚会怎么办?
    第二,出于以上考虑,首都工业学院培养的是理工科人才,这种人才毕业后很少会出现在翁洲市和FH县这样的传统渔业资源型城市。
    再者82年的时候这学校只有十个系、一个基础部,学生总数不足4000名,这样更好的降低了他会遇到校友的可能;
    第三,他高中最好朋友就读了这所学校,他对这学校相对了解;
    第四,那年代科技受到重视、生产力大发展,理工科更受欢迎。
    张晓猛自然不知道他的算计,他说道:“哦,原来是这样,那没问题了,等我给你找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