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鸟学者(3 / 4)
老远的跑到我们这个小山村来干嘛?”
父亲想了想,口气严肃的叮嘱道:“这人可是不一般呢,你看他骨骼清奇,眼角入鬓,鼻高带钩,绝非常人。鹰鼻动则食人,眉如帚者赴法场,面相又实属不吉。总之,要小心提防此人。”
“老爹,我们不过是乡村医生而已,跟他们不搭界,也坏不到我们头上来吧。”
父亲看着寒生,叹道:“前两天镇上要求我们搬迁灵古洞前面的祖坟,今天就看见孟主任和这位风水大师,这里面肯定事有蹊跷。”
“你是说搬迁祖坟的事跟他们有关?”寒生猜测说。
父亲点点头。
“那他们的意图就是冲着……”寒生似乎有些明白了。
“他们是为太极晕而来的。”
“老爹放心,我是不会说出去的。”
“可是,他们找太极晕干什么呢?”父亲自言自语道。
晚上,寒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索性取出木匣里那把青色的尺子。这是一把丁兰尺,也称阴阳尺,约有三十几公分长,划有十格,刻着丁、害、旺、苦、义、官、死、兴、失、财十个字,每格下又分四小格,刻有一些富贵、离乡、孤寡等好多小字。
以前翻箱底时,曾看到过一把这样的尺,父亲告诉他这是建造阴宅和祖先牌位时定吉凶用的,属于迷信。
这尺呈暗青色,手感冰凉,份量奇重。小时候曾听爷爷说过,世上最难得的阴沉木就是青色的,是在地下或水底埋藏万年形成的,异常珍贵。
这把尺子一定就是阴沉木的,寒生断定。
清晨,父亲早早起来做好了稀饭,招呼寒生起床,说今天婺源县城大集,要去买些中药材回来。
寒生一骨碌爬起,从小就喜欢赶集,每次他都会流连忘返,何况又是县城大集呢。
此去县城七十里,须到南山镇乘车,因此父子俩胡乱扒拉几口就匆匆出发了。
晚秋的早上有些凉意,道旁的野草上挂满了露珠,林子里的鸟儿聒噪不已,寒生认得那黑色羽毛的是本地的一种鹩哥。
南山镇去往县城的人不少,父子俩奋力挤上了车。
老旧的公共汽车轰隆隆喷着黑烟,在砂石路上颠簸行驶着。车上载的都是上县城赶集的老表,车厢里塞满了辣椒串、山菜干和红苕粉,还有两只芦花鸡偶尔“咯咯”叫了几声,被主人家劈头打了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