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菩萨是这样炼成的(下)(3 / 5)
是五台持修千年的;文殊师利般若经。
…………经文中曾有佛祖与文殊菩萨当年的一段对话。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师利言:如我思惟,不见一法,云何当得住于佛乘?佛言:文殊师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师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见,我云何得?佛言:文殊师利!汝得无碍智乎?文殊师利言:我即无碍,云何以无碍而得无碍?佛言:汝坐道场乎?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此处,五台山,便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叶相僧的老家。
淡淡佛光升起,将叶相僧笼罩在正中,显出智慧之光,断烦恼之意。渐渐的,叶相僧的童子容颜愈加清美,笼罩在清光中,给人一股难以言明的美感,而在他的身后,逐渐显现出了文殊菩萨的宝像。
清光菩萨一手持莲,一手持剑。
莲上安然端放一经,正是文殊师利般若经。
剑上隐现一道暗光,正是数百年来历世之苦。
…………众僧拜服于地,股栗不敢言,颂经之声戛然而止。
叶相僧盘坐于清光之中,似无识无觉,嘴唇微启,道:“我今以是法印,令诸天魔,不能得便。”
话语落下,演教室正殿里供奉的文殊菩萨像骤然金光大作,于众人眼前倏然消失!
——————————————————————孺童文殊菩萨的像消失了,而叶相僧的境界无声无息间又涨了一个层次,他微微低首,左手平伸,柔曲食指,说道:“扎西与这孩子留下。”
众僧此时完全明白了这位僧人是谁,哪敢多言,急忙退出寺外,只是今曰心神受了大震骇,有好些僧人吓得有些走不动了,全靠着旁人的搀扶才出得大寺。
在寺院之外,稍许平静下心情的诸青黄大庙的住持们聚在一处,相对无言,良久后,才在面上齐齐露出微笑。
能亲得文殊菩萨点化,只怕这是要修上千年才能修来的福泽吧。
有一红衣喇嘛难抑喜色,说道:“此乃盛世之事,必当宣告天下,令广大信徒安慰。”
诸僧点头称是,旋即在心头盘算,应该如何才能将文殊菩萨的光泽洒遍这整个世间。此时的众僧,早已不再考虑什么花费,什么之类的任何东西。换作任何一位僧人,如果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看见菩萨转生,只怕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