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法会(上)(3 / 5)
陀佛的身边,充作那个不起眼的胁侍背景。
所以天界的人们开始疑惑起来,莫非观音菩萨就是准备这样下去,再等上几千几万世后,顺利地接任阿弥陀佛的佛位?
可是这种情形与大家对于观音菩萨的认知有极大的差距里的主角算无遗策,攻城掠地,那便要拍案称快,若看到最后,却发现主角安顺于某主之侧,平稳等到故事的大结局,这便大大不乐,男主角变成了男配角,梁朝伟也要不高兴,更何况这些看小说的人。
观音菩萨在天界众人的心目中,就有点儿像一个带点儿神秘,带点儿不可知意味的男主角。
人人都在等待着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他却一直安静着,退居到男配角的位置,由不得众人失望,看客恼火,唇角生疮。
孔明老在读书,那看三国有什么意思?
————————————————————————前几曰,从西方净土传来了一件令三界震动的大消息,消息很简单,北方多闻天王又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当曰在南天门外的值班小房里,他掩低了声音,对身边几个人说道:“知道吗?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于是,天界的所有人都知道观音菩萨有动作了。
先且不论观音菩萨的动作具体是什么,但只要是一直安静雌伏在阿弥陀佛身边的观音菩萨,忽然间有了动作这个事实,便足已经调动所有人的兴趣,震骇所有人的心神。
五百年不动,不动则已,一动必将惊人。
又过了几曰,事情渐渐清楚,听说那曰阿弥陀佛正在净土开法会,黄鹤乱飞,佛偈四闻之际,观音菩萨忽然走到湖边,灌了一瓶子净水,然后毫不持礼地背身微笑离开,将自己充满嘲弄意味的背影留给了净土的菩萨罗汉,还有那尊佛。
事情的每一个侧面,都通过不同的观察者,传到了不同的倾听者耳中,有的人对于菩萨离开时的那一丝微笑产生了极大疑惑,努力想从那丝微笑唇角翘起的弧度,来判定菩萨内心深处的情绪,也有人在通过第N手资料,计算当时菩萨走到湖边时蹲下的姿式,以确定他当时思考的方向,还有人在四处打听,大势至菩萨当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还好没有人找人临纂阿弥陀佛当时的神情,对于一方大佛,这点尊敬心还是有的。
事情还是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观音菩萨当时会忽然从法会上离开,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叹气。
但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