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国武林趣闻。 {真假自行分辩}2(2 / 8)
包不同叙述:
后人之所以达不到孙先生的武学成就是因为两个原因:一、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1900年程廷华先生死于八国联军的火器之下是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的。孙先生后来教学也更注重拳术的教化功用。二、孙先生能达到这样的成就是和他勤学善悟分不开的,打开《拳意述真》,就可以看到他受过多少前辈的教诲,陈曾则的序中说:述真就是述而不做的意思。除了前辈的指导,他还得到过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一直研究不懈,精通了形意、八卦后,他还想研究太极拳,与杨澄甫换艺,但杨保守,说还是各守其道。后来机会凑巧,才向郝为真学了太极。可以说具备了这种精神,就算是入了别的行业,也会大有成就。孙存周曾受同门怂恿,问孙先生有什么决窍,孙先生说我以为你懂拳了,看来还是不懂。言下之意就是拳术没什么决窍,就是一个练字。孙先生处事是很谨慎的,认为僧、道、女子、小儿气纯,不轻易招惹。前人之中,隐侠、高手甚多,董海川之师是谁?他的功夫当不低吧。杜心武不出山,谁又知道徐矮子?
精武门叙述:
关于***孙禄堂先生武功独步当时,超越前代***的评价,并非是孙门后人的吹捧,而是对孙禄堂先生的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如时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姜容樵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当代武侠奇人传--近50年国术家掌故>>一书中对孙禄堂先生有这样的评价:***孙禄堂的八卦掌不仅为同辈人所望尘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是极尽其妙.他的刀枪剑戟都比别人来得高妙,于是南北驰名,差不多压倒了那些老前辈,于是人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做***万能手***,也真称得起是盖世英豪.***要知道姜容樵是张兆东的弟子,当时很多老前辈和同道还都在世,有的甚至还与姜容樵在一起共事.姜容樵先生以其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身份是不能胡捧乱吹的.姜容樵也没有必要去吹捧孙禄堂先生.因此,姜容樵对孙禄堂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孙禄堂先生在当时武林中的客观情况.那么,***盖世英豪***难道不是独步一人吗?!***压倒那些老前辈***难道不是超越前代吗?!故这并不是孙门后人在自吹.此外,1934年1月28日的<<大公报>>评价孙禄堂先生的武学造诣令***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