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 (十一 上)(2 / 4)
心思,不知道躲到哪座空宅子里去避风。疾驰的车轮下,积雪发出的咯吱声不断传入谢枋得的耳朵,听起来很有节奏感,隐隐带着丝古道秋风的旋律。
“的、的、的…..”一阵细碎的马蹄声在雪幕后传来,打碎了夜的静谧。赶车的道士石云一抖缰绳,立刻把马车隐入了街道右边的一个小胡同。随后,他敏捷地跳下车辕,手里拎着一把短铳蹲到了墙角处。
两匹快马掠过长街,快速向西奔去。马背上的武士提着气死风灯,猩红色披风在灯光照耀下被白雪映衬得格外鲜艳。接着,又是两骑,追着前边两骑的马蹄印记跑远。长街尽头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狗叫,犬吠声熄后,一切声音都嘎然而止。
“奶奶的!”石云用衣服大襟擦了把手心处的冷汗,低声骂道。天天在狼窝中与禽兽打交道,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就足够让他半天喘不过气来。
“过路的神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是跟你说过么,忽必烈君臣没那么聪明!”不知道什么时候,谢枋得已经站在了石云身后,赤着双手,气定神闲地欣赏雪景。
忽必烈君臣的眼光还放在双方直接交锋的战场上,他们对战争的理解根本没扩大到大都督府涉及的战争这一步。间谍战、经济战、宣传战、人口争夺战,都是远远超出蒙古人理解范围的新战场。
“我不是以防万一么!”石云道士耸耸肩膀,将火铳插回羊绒大氅下。“丞相大人吩咐过,要我无论如何也保护好你的安全!”
雪,纷纷扬扬洒下。从塞外到江南,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天蒙蒙亮, 河北西路抱犊寨,几千名身披白衣的汉子借着雪色掩护,慢慢靠近一座高大巍峨的寨子。天寒地冻,寨子中的守卫都钻在敌楼内烤火,根本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地临近。
“哥,中么?五十多年了,可从来没有人打过抱犊寨的主意!”一个披着白斗篷,眉毛、胡子上全是霜的大汉不安地问。
抱犊寨位于太行山与河北平原交界处,四周悬崖绝壁,顶部平旷坦夷,有肥沃良田七百多亩,数年来像一把大锁般锁死了太行豪杰东进的出路。百多年前,太行前辈在宗泽的号令下曾经拿下此寨作为抗击金兵的基地,可那次朝廷嚷嚷的声大,实际动作小。很快起义军就被完颜宗弼击败,不得不退入万里大山中。
此后岳飞北伐,韩相北进,太行英雄一次次起兵响应,每次都被金兵挡在了抱犊寨之外。大金朝廷也看出了此地的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