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南 (八)(2 / 8)
家效力的话只字未提。
既然搭不上周家这条门路,二人“发财转运”的大计便又迫在眉睫了。吃罢一天之中唯一一顿正餐,两个少年各自用褡裢裹上几百个钱,雄赳赳气昂昂地去集市看有什么可以迅速致富的生意可做。一边走,俩少年一边给自己打气,认为以程小九的能写会算,王二毛的精明伶俐,即便做不到日进斗金,几个月内在馆陶集市占据一席之地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谁料进了集市才明白,原来这买卖行还有买卖行的门道,不是随便人就能做的。地商、行商、牙行、拼缝儿,各有各的行规。米肆、酒馆、帛铺、铁厅,家有家的门槛儿。即便在市集上摆个地摊儿打把式卖艺,首先也得给市署里边的差役交足了份子钱,否则一条铁链套上头,治你个扰乱市井之罪,没有五贯、十贯的赎金就甭想囫囵个儿从衙门里边走出来。(注1、2、3)
从时下最兴旺的米行、面行、典当行,一直游荡到门可罗雀的靴铺、笔铺、杂耍档,两个少年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心里面的感觉便却如同吃了冰块般越来越凉。他们看到的情况是,眼下即便是最不景气的铺面,每月租金也得五百多个钱。再加上给市署的税金,给差役们的洒扫钱(注4),每月没有一吊钱根本支撑不下去。而户曹老爷那里办个开铺子的官照,行规便是两千个钱,这还不包括里正老爷的保金,清书、小书老爷的润笔费!细细算下来,若想正经在馆陶市集开个铺子,没十五吊本钱根本甭去想!
“我昨天高兴得几乎一夜都没睡!”王二毛耷拉着脑袋,喃喃地抱怨。半个时辰之前,他还以为自己和程小九手中的四吊钱是笔大财。现在才明白,二人手中这点儿本钱,也只能抱在怀里做做梦而已。真的拿出来做生意,却连最基本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要不我们推着车子去走街串巷?”程小九依旧不甘心,拍了拍同伴的肩膀,试探着问道。做个走街串巷的杂货郎,不需要租店铺,也不用去市署办官照。唯一的门槛是腿脚要利落,见到衙门里边的差役、弓手、帮闲、经办,白书,推着车子跑便是,只要不被当场逮住,车上的货物就能保个平安。(注5)
王二毛被吓得一缩脖子,连声拒绝,“得了吧,隔壁小蒜头他爷就干这个,一夏天忙活完,还没我给人扛大包剩得多。前两天被衙门里的贾捕头和郭捕头联手堵在裤裆巷里边,一车货全都没收还不算,足足磕满了三百个响头,才没被抓到县衙门口站大枷!”
想想衙门口大枷四周黑漆漆的血迹,程小九唯有苦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