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危险的军工“大跃进”(2 / 4)
就必然会掀起燎原之势,届时就算反对者身份再高,功绩再大,也无法阻挡如此凶猛的气势,最后除了避其锋芒一路,真的别无他途了。
徐源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卢嘉栋地位崇高,功绩甚大,除了建国伊始的几位军工元勋,就再没有能与他比肩的,说实话,真要让哪位军工专家单独对上卢嘉栋,不被卢嘉栋嘴皮子说死,也会被他愈发崇高的身份给压死。
只是卢嘉栋单独对上一个、两个专家无所谓,要是对上成百上千名军工专家会如何要知道当一件事成为共识时,那边拥有足以撼动一切的力量,就算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无法与众人的意志相抗衡,因为那不是力挽狂澜,而是在触犯众怒,最终只能落得个螳臂当车的下场........
显然徐源让陆文远和卢嘉栋当面锣、对面鼓的顶上,就是存着这样的心思,卢嘉栋地位是崇高,但陆文远也不差,更何况在陆文远身后,可是站着绝大多数赞同四代机上马的军工技术人员和部队官兵,
别的不说,单说这会厂上就有超过五分之四的人抱着跟陆文远同样的想法,只要陆文远能够跟卢嘉栋对个奇虎相当,届时徐源直接来个民主投票便可轻轻松松压下卢嘉栋,上马四代机。
连与会的其他人都看出了徐源的心思,精明如卢嘉栋又怎能察觉不到如果要是在以前,卢嘉栋绝不会反对徐源推进新装备的想法,甚至还会撸起袖子全力支持,然而经历过海湾战争的洗礼后,
卢嘉栋却明白一个道理,武器装备的发展除了求快,更要求稳,如果一味的在速度上寻求超越,没有一个稳固基础来支撑的话,绝对是爬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重,正因为如此,卢嘉栋觉得很有必要给一味求速的中工刹刹车,于是也顾不得徐源的“杀手锏”以及在场众人那复杂异样的目光,直接盯着斜对面一脸傲然的陆文远掷地有声的问道:
“陆教授既然说越快越好,那您说说,研制四代机要怎么个快法”
“卢嘉栋同志,您这句话可是问得有些多余了,别告诉我才几天的功夫,你就忘了弄回f117技术资料的事”
卢嘉栋话音未落,陆文远硬邦邦的反问便响了起来,他是个纯粹的老技术,讲究的是一针见血,对那些明知故问绝对是嗤之以鼻,所以听了卢嘉栋的问话后,很是有些怒意,不过卢嘉栋似乎并没有看到陆文远蕴怒的模样,更没有理解言简意赅的精髓,继续明知故问的说道:
“难道有了f117的资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