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微澜四起(6 / 6)
宋雨航十分清楚德国在苏联的主政策生了巨大改变的深远意义,要知道在1941年的时候,斯大林对于俄国人民的压迫比任何沙皇的压迫更为严重,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罗的人、哥萨克人、高加索人,以及其许多的少数民族,都不会忘记他的十年集体化政策(1928—1938)所带来的死亡恐怖。在这十年期间,大约有一千万人被屠杀、充军和饿死。在1941年,仅仅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这三个小国中,就有四千万人渴望着能够得到解放。
如果德国能够采用的正确的政策,抓住了对苏联内部的重点位置进行打击,苏联是必然会瓦解的,但是在此之前希特勒是十分痛恨布尔什维克的,他为什么不利用苏联内部那些同样痛恨布尔什维克的人呢?这是由于他个人过份的种族主义而引起的,同样是缺乏策略的表现,因为过于自信德国战车的军事力量,而没考虑除了军事手段之外的方法,在宋雨航看来这就是德国人不精于政治谋略的典型例子。
因为苏联内部的重重矛盾,也成为了斯大林极其害怕德国人入侵的主要原因,而且斯大林也不相信德国人会愚蠢到只用军队来进行战争,苏联在开战之初就积极展开攻势亦在于此。那时候既然苏联承认措手不及,准备不够,为什么还要进攻,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一直以来的进攻思想的传统,可是为什么有这样的传统,那恰恰是过于害怕其敌人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从而获得有力的支持进行彻底瓦解他们的统治。
所以,自库尔斯克战役之后,为了瓦解俄国这个庞然大物,希特勒一改之前的民族政策,同意给予白俄罗斯解放军等部队大力的支持,提供包括缴获修复的大量俄制坦克在内的有力的支援,不在以一个民族清洗者的形象出现,而是以一个解放者的形象身份进入到俄国境内,终止其集体化的政策,恢复民众的私有财产制度,这样他就不仅能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护,而且还可以瓦解斯大林的军队,因为他们大部份是由集体化的农民组成的。
虽然德国人的政策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但是对于苏联俄国方面却不亚于晴天霹雳,应对德国人的分化,斯大林只能使用高压政策来维护军队、工厂、农庄的稳定,但是这样的结果和作用,却是德国人最希望看到的。xrmxs{无限}小说 щww{xrmxs][com}无限小说网手机用户请浏览 www.xrmxs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