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陆地最强(2 / 4)
部队就都必须集中在西线,东线只能留下少量的二流部队,原本的战略计划是德军以五个师的兵力配合奥匈帝国二十五个师的兵力,在加上中华帝国远征军,有了中华帝国在亚洲远东的大举牵制,所以这些兵力不但可以进攻布拉格去吸引俄国人的一部分注意力,更可以确保德国边境线全境安全不受俄军多路并进的威胁。
实际上毛奇也不认为俄国人会冒险采用多路大军并进深入德国腹地会攻柏林的战术,因为俄国人的后勤是出了名的糟糕,恐怕俄国人对于自己的后勤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俄国人能够动员为数庞大的军队,却不能提供优质的军火武器,能够进行战略侧面上的部署,却没有最终的实施能力,尤其是后勤保障更是俄国人的弱点所在,俄军作战一向有如蝗虫过境一般。
无论是威廉一世还是俾斯麦与毛奇,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俄军攻入德国本土,甚至连德国的占领区也不愿意,但是相比之下将战场放在德意志瓜分波兰得到的领土上似乎更为恰当?
俾斯麦十分谨慎对郑智鹏道:“如果预设战场在戈茹夫要塞的话?中华帝国的远征军能够保障要塞固守二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吗?”
郑智鹏点了点头,过程中没有一丝的犹豫,显然郑智鹏痛快的答应给威廉一世与俾斯麦等人一些必要的信心,郑智鹏随即提出了他的条件,那就是给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供给,我就能够固守住戈茹夫要塞!
要知道在欧洲战场上几场著名的要塞攻防战都是经历数年的,中华帝国的陆军又是以防御闻名于世,只不过这次的对手是疯狂末路到了极点的俄罗斯帝国,俄国人还以倾国之力围攻一个要塞,这一点也是历次各国大战之中前所未有的。
可以说在如何使用中国远征军的问题上德国人出于对中华帝国方面林海疆的顾忌,所以也想把中华帝国远征军放在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上,不能让这支部队受到太大的损失,但是现在中华帝国方面情况不明,俄国人又在波兰境内集结起了过百万的大军,俄国人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如果按照郑智鹏的分析,戈茹夫要塞将会是最终的东线决战之地的话,那么原计划中由中华帝国远征军固守戈茹夫要塞的方案还是否可行?
这不但关系到中华帝国远征军的命运,更加关系到德意志帝国的存亡,所以无论是威廉一世还是俾斯麦都无法草率的轻易做出决定,不过站在一旁的毛奇却看得非常明白,这个戈茹夫要塞只能由中华帝国远征军来固守,因为德军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抽调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