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衣命途(2 / 5)
,霍青桐从彭泽亲往拜会,引起世人诸多猜测,议论最多之事,则是霍氏欲将荆郡北部、彭蠡湖东畔的城池让给江宁。
魏禺这话无疑证实了世人的猜测。
虽然有所猜测,但是亲耳听魏禺如此说来,众人心里还是震惊不已。相对他人不同,袁隆义乍听此言,却觉脸上让人扇了一掌。
在江宁官员的眼里,与荆南之间的事务,不过是统属于凤陵行营的局域**务,袁隆义尚无资格求见徐汝愚。袁隆义怔立当场,临行之时,倒时考虑过江宁的种种反应,也想出种种对策,却绝然没有想到江宁会是这一种姿态。
元逊心里也是诧异:江宁对荆南以如此跋扈的姿态,究竟意欲何为。见易华熙也是一脸的凝重,心里愈加迷茫。
袁隆义当然无法对魏禺说出三家缔结盟约的话来,强按下心里激愤,冷冷说了一句:“袁某自识得回荆南的路,不敢劳魏将军费心。”
魏禺拱了拱手,说道:“那也好,就由鸿胪司的官员替袁将军沿途打点。”
荆南使团由鸿胪司的官员引领出城,魏禺、樊文龙则在精卫的簇拥下,往青凤府方向策马驰去,城门内的匝道上留下那些摸不清头脑的各家使节。
元逊思忖一阵,想不透彻,朝易华熙拱拱手,说道:“易兄,月色尚好,不若邀月饮酒?”
江津与南平绝称不上什么友好关系,南平一时还威胁不到江津,江宁却是江津实实在在的威胁,但观魏禺对荆南袁隆义尚且不假言辞,料想对江津更是虎视眈眈,易华熙不愿徒惹江宁猜疑,想到与南平扯上关系也绝非一桩好事,自然不愿与元逊走到一起,微微一笑,说道:“诚我愿也,只是身无暇。”
“莫非易兄已看出袁隆义一事里的蹊跷?”
“都是性情中人,还能有什么蹊跷?”易华熙拱拱了手,便径直离去了。
元逊轻吁一口气,将眼里的恼怒掩去,暗道:江宁已经强到大令江津、荆南这样的势力畏惧了吗?心里不愿,却不得不承认,南平在东南的影响力已远远不及江宁了,特别是南平的战略重心西移之后,令江宁在东南的行事更是无所顾忌。
子夜已至,元逊望着包覆铁皮的巨大城门缓缓闭合,从城门缝隙里挤进来的城外夜色越来越狭,落在巫青衣的脸上却愈发显得静谧。元逊瞥了一眼巫青衣的绝世容颜,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一丝惶恐。
江宁的诸多反常行为俱是巫青衣抵达江宁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