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兰陵乡野(4 / 5)
方的权力格局,择险隘处置县筑城,官长兵弁驻守其中,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听徐汝愚的话,却不满足于此。
倒是方肃听得徐汝愚的话,垂首沉思,若有所得,却一时还想不通透。
徐汝愚收敛起微恚,缓缓说道:“江津、雍扬、汴州都曾是主客户人口达到数十万的大城,旧朝时的泉州,人口曾有一度超过百万。我有时在想,这些大城,与那些占据要害之地而修筑的郡府大城,到底有什么区别。”
樊彻忖道:江宁行《置县策》,择泉州、永嘉、青枫、溧水、凤陵、江宁等地治为大城,正是沿着茶马商道这条路线,正要张口说来,细细一想,却发现问题却非表面上看来的那般简单,继续深思,愈见其中复杂。
自古以来,统御之术、控制之要,限制民众也。
雍扬之所以成为大城,万民出入流动也。
多一分流动,则少一分控制,此乃历代帝朝限商、禁商的根源之一。
樊彻暗道:若能改变统御之术的根本,或能更改一二。但是这样的话题过于敏感,不是自己能说出口的。
徐汝愚似乎一时兴起,说及这事,也没穷究其中的深意,矮下身子,招呼方肃、张仲道等人上前去,说道:“此时下令拆去吴州、余杭两地的世家坞堡,是否尚早?”
邵海棠望了樊彻一眼,问道:“子彻以为如何?”
樊彻听徐汝愚的意思,却是有意立即就下令拆去两地的坞堡,只是有些过急了。
徐汝愚见樊彻脸上迟疑之色,笑道:“樊翁有话仅管说来,江宁没什么好,却没有因言获罪这条。”
樊彻微振神色,说道:“彻以为有些过急了。且不说那些乡豪,便是平民也习惯居住在壁垒寨墙之中。”
方肃说道:“乡豪以宗法控制乡民,乡民习以为常,视枷锁不为枷锁,汝愚曾说百年相易。虽说垒墙不过形式,但是要一时间都拆毁,却是不易。”
尉潦说道:“余杭暂且不论,吴州、兰陵等地,大军压境,挥刀所指,有所阻碍,也能克服。”
徐汝愚笑道:“却非用兵就能荡平一切。越郡经历战事甚频,吴州、兰陵等地,虽然没有燃烧起熊熊战火,但由于祝氏穷兵黩武,大量青壮劳力征入军中,这些地方的生产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还是暂时保持稳定为好,只是这样一来,流民就不能立即填进这些地方,需从荒芜之地重新开垦土地耕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