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论战(上)(2 / 8)
复了“东海之战”的制胜战术,缺乏新意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敌方将领的定位,过分拔高的背景说明和过分低劣的实际表现形成巨大的反差。评为鸡肋之战,得50分。有重新设计的战斗进程,借鉴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典型战例,并力求从心态上把握敌方统帅的思维,通过激怒的方式造成敌人的错误决策。
6、暗日之战,此战第三次重复了“东海之战”的制胜战术,毫无理由、漫无目的地将主角(一方势力的领袖和全军统帅)放置在最危险的前线,爱现吗?而且战略态势说明上也欠缺说服力,出现一个被忽略的战略要地也莫名其妙。评为恶俗之战,得30分。有重新设计的战斗进程,借鉴了“蛙跳战术”,并从敌人(贼寇联盟)的特点,在利益矛盾和内部冲突方面找到战略突破口。
7、抚州会战,此战如棋,从敌方的战略意图着眼,步步点筋,迫使敌方不得不应。巧为布局,迷惑敌人,诱使敌人分散兵力,我方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快速决胜。但是在阻遏敌人援军,赢得胜利时机问题的处理上,依然出现了完全依赖敌方将领低级错误的设计。评为搏弈之战,得80分。有重新设计的局部战斗进程,以敌方底层士兵的行为,逐步扩大形成的“变数”,以偶然中存在的“必然”因素,取代敌方将领单纯的低级错误。*********
孙子兵法开篇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人类的战争史。
架空历史类小说中,战争描写往往都会占到相当的篇幅,尤其是想要推翻旧有统治,获得推行作者治国理念权柄的,更是战事连连、征伐不休。战争描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本架空历史类小说的好坏,以及收欢迎的程度。
下面我就以更俗兄所创作的“山河英雄志”中的战例为题,分析一下作者在战争描写和战例设计中的优劣和得失。当然,秉承98的一贯风格,好话不多,砸砖为主。既是评论,也可供其他喜爱研究军事的读者包括作者们略做讨论和参考。
此文中对“山河英雄志”中战例的介绍、分析和评价,以卷九“抚州会战”以前的内容为准,若后续章节的内容和资料显示我的评论中有不正确的地方,敬请谅解。
就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战争描写给我的感受比大多数类似作品要好一些,此书中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以智取胜”的,相比于其他类似作品中的“唯武器论”、“唯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